肺血管畸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到底是什么东西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

人们会遵守道德,但并不知道道德究竟是什么东西。

道德产生之初并非是人们自觉遵守的某种规范,而是人为规定的。也就是说,人为规定了道德规范,并且要求绝大多数的人遵守。那么,是谁规定了道德规范呢?当然是统治阶级了,被统治阶级无法规范道德。给道德下定义的是统治阶级,确立道德规范细则的也是统治阶级,推行道德规范的也是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需要一套成熟的道德规范体系,用来统治人们。可是,起主要作用是经济、*治、法律,而不是道德,为什么还要推行道德呢?虽然社会发展的根基是经济、*治、法律,但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无形的,但存乎于人们的内心,而且从小就被灌输,也就让人们自觉遵守了。那么,道德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起到如此普遍的作用?

维特根斯坦认为道德问题实质上是游戏规则问题,凡是能够还原为规则的伦理学事实,都不是真正的道德。康德认为,道德属于主体性的纯粹内在意志,并不是主体间博弈的一个讨价还价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道德就出现了悖论,如果主体性直接决定了道德,无需成为主体间的博弈均衡,那么,从主体性的道德是否能够神奇地升级到跨主体性的普遍道德?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道德只是主体间的一个产物,无非是主体间讨价还价的解决方案,以求达到平衡而已,并不具备人们崇尚的正义以及光辉。

从道德根源来说,道德是由统治阶级定义的社会伦理规范,并非是唯一的,也并非是完全公平和正确的。制定之后,统治阶级大力推行,让人人都懂,还要让孩子从小学习。推行儒家的道德伦理规范,人们就都信奉了儒家的道德;推行佛教的道德伦理规范,人们就都信奉了佛教的道德伦理规范;推行道教的道德伦理规范,人们就都信奉道教的道德伦理规范;推行统治者自己创立的道德伦理规范,人们就都信奉统治者创立的道德伦理规范。也就是说,人们并不是生来就具备某种道德素质,而是后天接受了道德伦理规范之后,才确立了道德思想,也就是在大脑中建构起了道德框架,并依照这种框架做事。虽然道德看不见,摸不着,但在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即便违背道德的人也知道道德规范是什么,而不是处于蒙昧之中。于是,每个人的头脑里就都有了道德规范,不过,人和人理解的道德不是一样的,也不是完全不一样的。道德在人们心目中具备个性,也具备共同性。当人们按照个人的理解,去实现道德的时候,只是自己认为的那样,并非别人眼中的道德,甚至会和法律冲突。一个人的母亲受到了侮辱,为了实现道德,就要和侮辱母亲的人拼命,事实上也真的杀了人,却并没有被判死刑。法律也有人情味,并非冷冰冰的东西。而杀了人的人是不是出了问题?或者说,他所秉持的道德是不有问题?当人们要共同维护道德规范的时候,心目中的道德就表现为同一性,逐渐规范化,逐渐被所有人认同。当然,也有一定的毛病,就是封建社会的宗族道德,很容易成为宗族长老统治的工具。女人和男人通奸,发现后,就要被浸猪笼。其实,只是要弄死女人,却对于男人没有什么惩罚规则。而这样的道德竟然被所有人接受,是不是畸形的道德?

道德只存乎于内心,并不是实有的物质,但是道德对人的作用非常大,以至于统治者着力推行道德教化,就是为了便于管理,哪怕推行的道德有愚民的嫌疑,也要不遗余力地推行。道德本身并不会坏,只是被统治阶级改写后,就成了统治人们的工具,也成了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原则。像康德说的那样,道德属于主体性的纯粹内在的意志,不容被改写。但是,统治阶级已经改写了道德,而且让道德成了维持社会稳定的工具,不乏愚民的嫌疑,甚至成了统治者让老百姓接受被剥削、被奴役事实的工具,也就失去了道德本身的意义。

统治者需要和人们讨价还价,人们之间也需要讨价还价。几乎所有的讨价还价都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即便商业经营,也有商业道德做为支撑。道德似乎可以渗透到任何一个领域,即便是夫妻办那事,也要遵从一定的道德,而不能乱来。于是,封建道德逐渐演化,逐渐渗透,竟然可以把人们沟通起来,让每个人内心的道德起到作用,还能让人们遵从一定的社会秩序,承认自己的地位,也就不会有太多人反抗了。

道德成了伦理学的东西,成了让人们安于现状的教化内容,也成了讨价还价的原则。如此一来,道德似乎成了要挟别人的有效武器,而对于统治者自己,却从来不会那么严格,而是偷着干一些违背道德的事,只要不说出去,没有公开,就算是没事。皇帝和官员们都知道道德是怎么回事,上行下效,老百姓也知道道德是怎么回事了。于是,道德成为了人们的遮羞布,而遮羞布下面爬满了虱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