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畸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封面评论哗众取辱的营销,还是少搞点吧 [复制链接]

1#

□李晓亮

哗众,不一定“取宠”,很多时候,反是自取其辱,招黑找骂。有理不在声高,求宠不必叫嚣。咋咋呼呼,高调外炫,最可能如“开大奔进故宫”一样,自以为高人一等,优越无限,实则千夫所指,被灰头土脸,打回原形。

有一份热,发一分光。有一份力,说一分话。诚恳,踏实,现今成为稀缺品质,特别是商业领域。出格出位不一定代表“出圈”,暂时的风头,也可能是被舆论消费的骂名恶名。

比如,今早微博有个1亿阅读量热门话题“重庆景区让肥猪蹦极”。探究原委,是一条“景区让肥猪从68米高处蹦极围观者:猪特别淡定”的新闻(1月18日荔枝视频)。

近日,重庆某景区蹦极项目开业,工作人员给一头肥猪穿戴好安全防护后,从68米高蹦极台上推下去。受访者称,赶猪上架,它反抗激烈,所以绳捆索绑,但登顶后到推下台,再到拉上来,“整个过程肥猪都非常淡定”。视频上网,招来网友反感:猪太惨了,考虑过它的感受吗?不如一刀来个痛快。“由于第一次看到肥猪蹦极,许多市民来围观,现场传出一阵阵猪叫般笑声”。

这句或是配文里无心之语,也可能是高级隐笔,眼*的网友,单独摘出这句作为跟帖,迅速被点赞第一。就如孔乙己酒馆里充满“快活的空气”。现场如真有享受这种奇葩虐待畸形秀的,也该和主办方一起,上网看看,这场自认别出心裁的“试营业”表演,大众的真实评价。“猪脑子”营销,可能是最恰如其分,也最热门的评论。

不怪嘴*,实在是这事儿办得太不地道,纯找骂。就不说可能矫情的动物福利,至少不能公然虐待生物,不管是人还是动物,这应是所有文明的起码底线。为何虐猫虐狗,知道不对,换成猪惨烈受刑,就不但不认为有错,反而“享受”表演?这背后逻辑和分别心,其实又和“权利有别,豪车入宫”有一拼。博爱和平等的价值,就在日常细节思辨中。

最怕的还是,“懂装不懂”。因此前也是重庆,也是高空极限项目,曾有过一个未拴安全绳的“网红视频”。虽引起主管部门注意,但这种酷似策划“无心之失”的搏出位网红营销,传播效果极佳。很难说,这次蹦极不是受此启发,在无下线营销歧途上,狂奔不已。

如真不懂,可科普一下。把猪推上六七十米高空,推下高台,又猛然拉起,它不是“淡定”配合,是快吓瘫吓死了。也如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视频中,比如猫头鹰或鹰隼等双目圆睁,不是卖萌,只是恐惧时应激反应;还有滥用无人机,低空航拍野生熊,它们也只能惊恐逃窜……

哪怕是养殖的家禽家畜,也请尽量减少其痛苦。就算在商言商,也少搞些猪蹦极等脑残项目,听听网络民意,就知此言非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