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畸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本来只是株畸形的禾粟,却成为君臣间相 [复制链接]

1#

东都洛邑动工后,施工工地先后经历了天子视察和安抚殷商遗民这两次考验,通过周公的细心应对,完美地通过了测试。上次咱们也说到,经历考验到是没什么,但总是在应对大考这压力也太大了些。因此,这一次洛邑工地果然没有再迎来考验,而是等来了一桩好事情,这个好事就是天子给周公送礼来了。

成王要给叔父周公送礼

天子赏赐给有功的大臣一些礼物(奖赏),其实挺司空见惯的,但这一次成王派人送来的奖赏既不是黄金美玉,也不是绫罗绸缎,而是一株长相怪异,或者干脆说就是株“畸形”的禾粟而已。这就十分奇怪了,为什么成王放着这么多宝贝不馈赠周公,偏偏送了株古怪的禾粟?而且,这样一件不值钱的礼物,为何笔者却说是一桩好事情呢?众位别着急,听在下慢慢道来。

要想说明白这件事到底有多好,咱们还得先从这到底是件怎样的礼物,又有什么寓意开始讲起。据《史记》、《竹书纪年》、《尚书》等史书记载,这件礼物最早并不是成王准备的,而是他的弟弟唐叔虞进献给天子的。咱们都知道,周国人从先祖后稷开始就特别擅长耕种,因此,整个周朝要想发展生产,自然也以农业为主。唐叔虞受封唐国后,也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就在这一年(《竹书》记载为成王十一年),有农人在种地时发现了一株(也可以说是两株)异亩同颖的禾粟,遂把它呈送给了国君唐叔虞。

说到“异亩同颖”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又写作“异母同颖”,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就是两株禾粟不知怎地长到了一起,共同结出了一个穗子。只不过“异母”仅表现为两株挨着的禾苗,而“异亩”就更特殊一些,是相邻的两片耕地中的两株禾粟长到了一起。但不管怎么说,这样一种特殊的长法,在古人眼中甚是奇怪,把它当成了一种祥瑞之兆。

《史记》中成王获得异母同颖禾粟的描述

至于为什么这样一株在现在看来只是种“变异”或者“畸形”的农作物,会被古人看得如此吉祥呢?笔者认为,可以把它当成“并蒂莲”、“连理枝”这样比较熟悉的吉祥寓意来看,只不过这株禾穂并不表示美好姻缘,而是象征着丰收和天下归一的意思。唐叔虞获得了这株“嘉禾”以后,自然不敢一人独享,赶紧来到丰镐,把它进献给了天子成王,想用这样一份表示天下一统的稀罕物,来讨好兄长。

成王收到“嘉禾”以后,自然是十分开心,但他也没有独享之意。于是,姬诵一边奖赏了弟弟,一边又让唐叔虞派人赶紧把这株“嘉禾”送到在东都营洛的周公那里,并附名为《归禾》(《史记》记作《馈禾》)的书信。周公接过这珍贵的礼物,又看过成王这篇饱含称颂和赞美之语的书信《归禾》之后十分感动,便恭恭敬敬地收藏起来。

周公收到天子派人送来的嘉禾

周公接受了成王这珍贵的礼物,也不能不做表示,也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地写成了一篇名为《嘉禾》的书信,请来人带回献给成王。信中也是满怀感激之情,感谢成王时刻惦念着自己,自己一定完成天子交给他的使命。并且还对年轻的成王能够继承先祖的品德,获得上天的祥瑞之兆表示祝贺。

幸运的是成王馈赠“嘉禾”并君臣相互称颂的这件大喜事,被史官记录了下来,但不幸的是《归禾》、《嘉禾》两篇文章却早早的遗失,不能为后人品鉴,也就不知道其中到底说的是什么了,甚是可惜。也正因为两篇文章早早遗失,还给后世留下一个不大不小的谜团,这就是《归禾》、《嘉禾》到底是何时写成的?是在周公东征之时,还是在周公营洛期间呢?

按照太史公的说法,认为《归禾》、《嘉禾》是在周公东征时写成的,特别是《鲁周公世家》中写道:“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鸮。”可见,司马迁明确地认为二文是写成于东征胜利之前。

《史记》认为“嘉禾”出现早于东征胜利

但是,在下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司马公在这里确实有点失误了。笔者对于二文完成时间这一点上,更同意《竹书纪年》的记载,是发生在成王十一年的事情。为什么在下如此认为呢?大家来看看,这株“异亩同颖”的禾粟是由唐叔虞进献的,而唐叔虞受封于唐国据《竹书》记载是在成王十年,也就是天子亲政以后。可周公东征则是发生在成王还没有亲政之时,仅这一点就是很好的证明。

另外,也许有的童鞋会说《竹书》所记载的唐侯受封时间万一是有误的呢?也可能就是周公东征的同时获封了古唐国的土地呢?这一点,笔者又要给各位分析一下。首先,唐叔虞是成王的弟弟,并且并非双胞胎,所以在年龄上至少要比成王小一岁左右。如果周公东征时,作为兄长的姬诵都没有亲政的可能,一位比他还年少的童儿怎么可以获得唐国(之后的晋国)这么重要的诸侯国呢?很显然,《竹书》记载的,在成王亲政后唐侯获封更为准确一些,所以,获得“嘉禾”也应该在此之后了。

唐叔虞给成王献嘉禾

那为何司马公会把成王馈赠“嘉禾”的时间记载有误呢?据笔者推测:一是,《归禾》、《嘉禾》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就已遗失,司马公无法看到具体内容,因此无法准确判断其成文时间。二是,《尚书》曾记载《归禾》是“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时所作,太史公很可能把这个“东”当成了东征,并没把它与营建东都时的周公联系起来,这才有了这样的误会。

就这样,东都的建设工地在禁受住了两次大考之后,终于迎来了馈赠“嘉禾”这样一桩大喜事。这不仅仅是周公一人的荣誉,更是营建东都这项大工程被天子时刻惦念的证明。到底东都工地在经历这么多事件后进展如何?什么时候能够竣工落成呢?咱们下次接着叙。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笔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馈赠嘉禾、异亩同颖、祥瑞之兆、唐叔献禾、归禾于东、周公回礼、二文遗失、成文时间考、史记、竹书纪年。

关键词云图简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