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自古以来,历代帝王都以孝廉治国,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依然尊老,但凡家中有70岁以上老人的,还能减免赋税,清康熙时期,还兴起了千叟宴,康熙会将老人请来一起吃饭,皇子们则在一旁“端茶送水”。
尊老、孝道是华夏古文明最重要的一环,古代还流传下了《二十四孝》的故事,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并非所有的人都懂得孝道。
有句话说得好:生育之恩大于人,养育之恩大于天。如今生而不养的例子太多了,所以每个人都注重养育之恩,但并非每个人都愿意报恩,“拾荒妈妈”张菲,一生收养了30多个弃婴,但是孩子们长大之后,却不愿意跟她联系。
张菲,年出生在广东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因为家庭贫困没读过书,从小就在家中务农,到婚适年龄的时候,家人还给介绍了一个对象,那时候大家都是先结婚,在谈恋爱,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对方是隔壁村的汉子,看上去很老实,张菲在家人的撮合下,开始置办自己的婚姻,两人连喜帖都发了出来,结果未婚夫在结婚前一天突发疾病去世了,这对张菲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更多的是一场噩梦。
村子里面的人说她“克夫”,她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父母多次给她介绍对象,但一听“克夫”纷纷扭头就走,时间一晃,张菲都20多岁了。屋逢偏漏连夜雨,张菲的父亲被这些流言蜚语给气病了,终日卧病在床,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再次雪上加霜。
张菲和母亲成为了家中的劳动力,母亲为了多攒一些医药费,天气凌晨四五点起来,给人缝制衣服,天亮后又要到田地里面忙活,短短几年因劳成疾,仓促离世,母亲离开之后,父亲也随着离开了,一个家支离破碎。
年,26岁的张菲在各种流言蜚语中走出了小山村,来到了大城市,她找了一份工作,有一天,张菲在草丛里捡到了一个孩子,孩子的腿部看起来有些畸形,不是正常儿,篮子里面还有一块钱,很显然这个孩子被遗弃了。
收养这个孩子,对张菲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这孩子有病,需要大量的钱治病,可能是她一个人太孤独了,她不忍心将孩子丢弃,就将他带了回去,为了给孩子治病,她打两份工,还开始拾荒。
在拾荒时,她又捡到了不少的弃儿,大部分都有残疾,她不嫌弃这些孩子,将他们都带了回去,一个未婚的女子,带回这么多孩子,能引发很大的舆论,不认识她的人都认为她是人贩子,认识她的人说她傻,但也同情她。
年轻时,工作好找,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越来越吃不消,也没人肯用她,她只能靠着拾荒抚养这些孩子,给他们治病,送他们读书,再苦再累,他都一个扛着,偶尔会有一些好心人资助他。
然而令人寒心的是,她抚养长大的30多个孩子中,近一半孩子在离开家后没有再联系过她。留在家里面的孩子说:哥哥姐姐嫌弃妈妈捡垃圾,觉得丢人,不愿意回家,即便出现也只是问她要钱。
但她并没有后悔,依旧坚持抚养这些弃婴,因为还有一些孩子需要她帮助,年羊城晚报最先发现了她的事迹,并进行了报道,当时就引起了人们高度注意,年,在慈善组织的帮助下,张菲的三个身体残缺的孩子得到了手术,看着孩子开心的笑容,她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大爱无声!即便这些孩子不是她亲生的,但她对他们都视如己出,在她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母爱是涓涓细流,温暖人心,但同样也可以成为一座大山。延伸阅读:
农村夫妻收养弃婴15年,到头来因认亲反目:养育之恩难敌血缘一对夫妻结婚3年,没有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丈夫生育能力低,且基本上没有治愈的可能。夫妻俩得知后,伤心不已,认定这辈子都没有“子孙缘”了。不过,后来他们去城里打工,事情有了转机,他们有幸收养了一个女孩。夫妻俩感恩孩子的到来,视如己出地抚养孩子。时间过得很快,一晃15年过去了,女孩也长得亭亭玉立。可是,平静的生活,有一天突然被打破。一位开着黑色小汽车的男性,自称孩子的生父,说来看看孩子。夫妻俩一下子反应过来,这是来认亲的。
收养弃婴15年,到头来因认亲反目
两家人促膝长谈,才知道孩子的亲生父母,现在混得很有钱。当年一直想要男孩,才把女儿送人,现在很后悔,想认回女儿。但是,作为养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孩子多年,自然是不肯的。不过,孩子却嚷着要回去,多年的亲子感情,也在一朝反目......
所以,失去养女的老夫妻,现在依然是膝下无子,生活冷冷清清的。有人劝他们,再重新收养一个孩子。但是,老夫妻坚决地表示,不会再抱养,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即便养大了,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孩子本能地亲近生育自己的人
确实,有的时候我们无法不承认,抱养的孩子,你对他再好,但是始终不是亲生的,缺少了血缘关系的凝结的力量,还是会有一种疏离感。尤其是当孩子的亲生父母出现的时候,孩子会自然本能地倾向亲生父母。
因此,准备抱养孩子的人,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如果只是想养育一个孩子,暂时地排解孤独可以,但是指望孩子长大后,像亲生的一样,对自己难舍难分,甚至亲生父母来了,也偏向自己,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
真正永恒的亲子感情,是血缘关系,加上爱和陪伴
养育之恩难报,生育之恩难断。相信谁碰到生父母和养父母都来抢自己的情况,都是难以从中做出选择的。其实,真正永恒的亲子感情,一定是血缘关系,加上爱和陪伴,孩子才能做到心无旁骛地爱父母,亲子间的感情才能好。
所以,生下孩子的父母,不要轻易地舍弃孩子;收养孩子的父母,也要摆正心态,不要试图捆绑孩子,社会上才会有更多、更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