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畸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无问东西好的婚姻里,容不下道德优越感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的药方 https://m.39.net/pf/a_7568336.html

引言:

一位学者说,“一个人用生命编写剧本时,要先想想自己能在其中扮演哪个角色。”

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定位,也不是把自己定位于别人身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需要依附于谁才能生存。

徐老师和妻子淑芬本来只是一对普通的恋人。

如若不是徐伯常考上了大学,认识到了全新的世界,认识到原来女子不仅可以做饭做工作,还可以善解人意,还可以深入交心,还可以有很多灵魂的共鸣。

他就不会选择悔婚,他们也本该如寻常夫妻一样,虽偶有争吵,但终究还是能相携一生的。

如果说一开始对供他上大学的未婚妻悔婚是不道德的,那么跟自己不爱的人结婚并实行冷暴力则是毁灭性的。

刘徐伯常悔婚的原因一方面是见识了外面不同的世界,或许已经重新喜欢上了别人,另一方面就是刘淑兰供他上大学的恩情使得许伯常内心深处埋下了一颗自卑感的种子。

刘淑兰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打骂、斥责刘伯承,她觉得他欠她的,觉得刘伯常得用自己的一辈子去偿还、去弥补。

一、爱情会随着人生际遇的不同而改变。

当刘伯常想要悔婚,说不爱她时。

刘淑芬始终走不出来:“是你说要对我好一辈子啊,你怎么就变了呢?”

徐伯常大怒:人就不能变吗?人为什么不可以变?为什么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变?而这件事情就不能变?

当淑芬不接受悔婚、拿刀到学校逼迫他,他被迫娶了她,可是接下来面临的就是两个人相互间的折磨。

刘淑兰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金钱去供养徐伯常去上大学,徐伯常大学毕业以后两个人的代沟已经很大了。

一个见识过外面的新鲜世界,一个沉浸在家里的柴米油盐。

你过得生活会一点一点侵蚀你的自身,你的生活也会影响你对于世界的看法,禁锢你的思想。

见识过宽广的世界,哪里还能为狭小将就,这就奠定了刘淑兰的悲哀。

二、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追求已经失去的。

刘淑芬之所以放不下就是因为觉得自己付出了时间和金钱,最后却得来背叛的结局。

她爱徐伯常吗?那肯定是爱的,但更多的还是不甘心自己的付出。

而且在当时那个年代,思想还是比较封建的,被抛弃的下场也是刘淑芬接受不了的,所以她宁愿硬撑,宁愿两个人相互折磨也要维持着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

这也是她痛苦的来源,每天面对着这样一个对自己不理不睬,分房睡,甚至杯子、碗都是各用各的老公。

同时刘淑芬也是可怜可悲的,她把家里的粮食都留给刘伯常,自己却用咸菜和着白开水来充饥。

人总是对自己失去的东西念念不忘,却因此失去更多。

三、美好人生,终究还是靠自己成全。

《无问东西》里有一句话: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生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

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于永远忘了自己的珍贵。

刘淑兰在这段感情里,她爱的是之前对这个男人无怨无悔的付出,爱的是已经托付给许伯常覆水难收的感情,爱的是自己对许伯常死心塌地跟随与毫无保留的信任。

在感情里,最怕自我感动,也最怕自我欺骗。

自己的幸福不是靠某个人就可以达到的,当我们把自己的生活和梦想去捆绑到别人身上的那一刻,就已经无法得到幸福了。

时代决定活在它里边的女性注定是卑微的,宁愿痛苦却舍不得放下。

但是有一天,当我们真正不再为那些付出去斤斤计较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天地还没广阔,走出去,到处都是春暖花开。

在这场婚姻里,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一个以付出为枷锁锁住那个想离开的人,一个冷暴力去对待那个对自己真心付出的女人。

刘淑兰的结局无疑是凄惨的,当她跳井的那一瞬间,觉得她无疑又是可怜的。

她决心赴死的原因一方面是有对王敏佳的愧疚还有更大的对于婚姻和自己的绝望。

曾经的刘淑兰也是个满怀希望言笑晏晏的的天真少女,可是偏执畸形的爱情让她失去了自己,变成了一个自己都觉得可怕的人。

所以她用死来解脱这个让她厌而又悲哀的人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