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畸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宝宝耳朵有一个小孔不是老人说的有福气,爹 [复制链接]

1#

有的孩子在出生以后,如果长辈们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在孩子耳朵旁边有一个米粒大的小孔。

根据长辈们说,这个小孔名字叫做:智慧孔和富贵孔,他的寓意是天资聪颖,财源滚滚的意思。许多初为人父母的家长认为这是真的,但是呢,会有的宝宝因为这个小孔饱受折磨。

宝宝耳朵有一个小孔?不是老人说的有福气,爹妈要心里有数

3岁大小的欣欣和她的父母亲就受尽了小孔的折磨。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她的父母就发现了这么一个小孔,但是听说是有好的寓意,一时也没有去在意。但是随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小米粒大的小孔开始逐渐流出脓状分泌物。

虽然通过抗生素和消炎药已经让孩子的症状有所好转,但是治标不治本,等到再次流出脓状物的时候,无法在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了,小孔开始溃烂流脓。医院诊断结果是,小朋友是先天性的耳前瘘管继发感染,需要立刻进行手术治疗。

“小孔”是一种畸形

先天性外耳畸形疾病包括先天性耳前瘘管,Heusinger医生发现这种病在年,既能单侧发病,也能是双侧发病,在我国儿童发病率在百分之一点二左右。

胚胎时期有时就会形成先天性耳前瘘管,第1、2鳃弓发育形成耳廓,在不正常的成长发育下,会出现相对应的部分异常和缺失,瘘管是当结节融合不完全或者第1鳃弓封闭不完全形成的。

在家族遗传和散发病例中都有可能出现先天性耳前瘘管,在遗传方面,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病人是双侧发病。如果父亲有病史,根据遗传概率问题,那么直系后辈的患病概率是35.7倍,若果母亲有病史,则增加后辈7倍的患病概率。

值得提醒的是,有百分之五十的病人一辈子都不会会出现感染症状,但是出现临床表现的病人,主要有三种类型,包括分泌类型、感染类型、单纯类型。

分泌型的疾病是指瘘管内某种皮脂腺分泌物的堆积,容易造成外口部分会有分泌物,导致局部的红肿和感染。如果引起感染,则局部部分会出现红肿、疼痛以及流脓。如若感染进一步加深,还会造成周围软组织肿胀溃烂,使感染长时间不能痊愈。

手术摘除是唯一根治的方法

先天性耳前瘘管已经出现过感染,则会有感染多次的趋势。感染的次数越多,以后发病的概率也就越高,期间需要引流、换药和排除脓性分泌物,周围可能会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发热,可反复感染且经久不愈,医院就诊,因此最好的方式是进行手术摘除,这也是目前唯一根治的方法。

临床医学上,根据瘘口位置的不一样,也有多种的手术办法。部分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是耳轮脚前型耳前瘘管病人采用的;耳轮脚梭形切口的方式进行治疗是耳轮脚型耳前瘘管病人采取;耳前切迹切口进行治疗是外耳道型耳前瘘管采用。

并且单纯瘘管的切除,好处是被手术的区域少,造成的创伤小,缺点是容易漏掉小部分的区域和分支,会造成感染的二次发病。但是耳前组织区域切除的办法,是将手术的操作区域扩大,对耳轮软骨或软骨膜等区域的瘘管进行整体切除,因此手术范围加大。

能够彻底清除感染区域周围的炎症,和反复感染遗留下来的瘢痕,但这种方法的手术创伤面比较大。那么在治疗过程中究竟采取哪一种办法进行手术根治,关键要看发病的症状以及感染的严重情况。

平时要注意干净卫生

对于那些有先天性耳前瘘管疾病的幼儿,家长一定要注意小孔区域的干净卫生,要避免频繁地触碰、挤压小孔,避免出现感染。特别在洗澡洗脸的时候,要注意瘘口部分的干燥卫生,尽量用干净的棉签将小孔的水分吸干。

倘若幼儿出现轻轻微的分泌和感染流出少量脓状物,医院进行处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服用抗生素和消炎药来控制感染的严重程度。

总结:

倘若小孔的区域出现了大面积的红肿和分泌物,就可能形成了脓肿,医院进行一定的排脓处理,并且还要记得按时的换药,要伤口彻底愈合。事实上,预防小口感染,避免发作是很重要,如果症状严重,则需要进行手术根治。家长需要随时注意着孩子的身体变化,及时作出应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