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畸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回来的女儿老实人如何变魔鬼盘点李承天的心 [复制链接]

1#

喜欢在菜市场转悠,回家煲一碗热乎乎的汤……

自行车后座经常载着孩子,行走在大街小巷,露出慈爱的笑……

憨厚老实,顾家爱妻,这是李承天给人的第一印象。

深爱的妻子一直与情人藕断丝连,被发现后仍理直气壮,毫无愧疚……

照顾几十年的儿子不是亲生,成为全县人眼中的笑话……

妻子要与别人私奔,他卑微挽留……

隐忍、卑微,喜怒不形于色,这是李承天给人的第二印象。

厂长跑了,他私下把厂房租出获利……

为阻止妻子离开,他以小秀绿指甲威胁,警告她跟自己是一条绳上蚂蚱……

与廖穗芳一起将佑希送进精神病院,此前佑希一直对他充满敬爱……

另一个视角被撕开,他似乎并不老实,憨厚背后有种捉摸不透,笑容下另有深意,这是李承天给人的第三印象。

卓卓发烧,他故意拖延时间,留下后遗症……

他掐死小秀,嫁祸给卓卓,只为拥有与廖穗芳共同的秘密,挟制对方……

他害死王重江,嫁祸程威,企图让程威和佑希对自己感恩戴德……

眼见一切瞒不住,他用一碗热汤送走廖穗芳……

此时,他已经彻底演变成魔*。

当得知女儿已经死亡,他心理防线崩溃,犯罪事实浮出水面。

他再也不用维护自己的诸多形象,爱人的背叛,女儿的离开,他再也不需要遮掩,不用在无尽的黑夜里煎熬。

他变成了李承天,真实的李承天,一无所有的李承天。

1.残忍:把“老实人”当傻子

把李承天设定为最疯狂的真凶,是有依据的。现实中,一些残忍的大案往往出自“老实人”之手。

“他平时看着那么好,没想到能干出这种事,”这往往成为人们的谈资。此场风波后的潭岭县,一定少不了这番言论。

形象的反差,仿佛给悲剧增添了故事性,曲折性,话题性。

什么打开了老实人的潘多拉盒子?

那就是,很多人喜欢把老实人当成傻子,一步步挑战底线。人在长久的压抑,又找不到宣泄途径后,恶念就会迸发。就像弹簧被压到极致,再反弹就是毁灭性的。

如果廖穗芳没有未婚先孕,李承天根本不可能娶到这位厂花,这是二人达成的妥协,比较公平。

本来可以平静生后,但王重江事业有成,重返谭岭,对李承天的人生是致命打击。

廖穗芳一边享受安稳的家庭生活,享受李承天对他们母子的照顾,一边与王重江约会,再续前缘。

这样的羞辱,哪个男人能承受得了,偏偏廖穗芳觉得李承天可以。

有个细节印象很深,廖穗芳与李承天吵架,立马让王重江开车接自己。

卑微的李承天假装有车有司机,去接廖穗芳母子,在王重江的豪车面前,他寒酸又撒谎的样子,像个小丑。

卓卓这时候,突然脑袋开窍,背诵的那首诗,极具讽刺。

与李承天结婚,廖穗芳看中的是他的老实。而婚后的几十年,她把他当成了“傻子”。

这样错位的几个人,谁也无法过上幸福的生活。

2.转念的恶

人的善与恶到底有多远?很远也很近,有时候就在转念之间。

李承天第一次实施的恶,应该是卓卓发烧,医院时间。

那个时候,能看出他的纠结与紧张,他点燃一颗烟,恶的念头占了上风。

没有人是傻子,他的恶源于内心积攒已久的委屈与恨。

李文文失踪,廖穗芳深夜去与情人约会,卓卓发高烧,医院。

如果自行车的链条没有掉,他没有时间思考,应医院。但就是这个小意外,让他的恶念喷涌而出。

每个人都有恶念的时刻,问题是能否遏制这个念头,重回正轨。

反之则是一条不归路。

李承天杀害小秀与企图杀佑希时,没有了第一次的纠结,只有计谋与利益。

杀王重江时,他接起廖穗芳打给王重江的电话,听到妻子表白王重江,“我还是跟你走”,他脸色骤变,挂断电话,推王重江入江,眼神中只有决绝与痛快。

这段畸形的婚姻,带给他太多痛苦与委屈。

3.疯狂的魔*

这个世界上的老实人千千万万,为什么“李承天”会变成魔*。

人世间的事纷繁复杂,带给人委屈的事,受委屈的人无穷无尽,为什么大部分仍在平静生活。

因为,有的人心中就住着魔*。

这个人可能是性格暴戾,可能孤僻寡言,可能是憨厚的老实人,这些都是他们的外壳。

廖穗芳是贪婪与自私的,不想经历与情人的不安稳,也不想在婚姻的平淡中煎熬,什么都想要,最终什么都失去。

王重江做着不道德的事却丝毫不愧疚,并随时准备带走廖穗芳母子,成全自己的圆满,最终丧命。

他们都有着人性的弱点。

廖穗芳做过最大的坏事,应该是以为卓卓误杀了小秀,护子心切,她选择了遮掩。但她内心不安,所以常带着卓卓去祭拜小秀。

王重江虽然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但面对卓卓被误会伤害小燕的纠纷时,他选择用钱和解。面对佑希和程威的绑架勒索,他第一反应是将他们带去派出所。

看似最没底线的王重江,最守法。

美丽的厂花廖穗芳,最可恨与自私。

看似最老实的李承天,是真正的魔*。

廖穗芳喝下李承天递来的那碗汤,一饮而尽,说明她根本想不到汤里可能有*,同床十余年,想不到,魔*就在身边。

从委屈到挽留,从失望到绝望,从恐惧到毁灭,这就是李承天。

走到这一步,他万念俱灰,觉得自己已经别无选择。

全员恶人的一部剧,每个人都等来了自己的结局。

人生本苦,且行且珍惜,大师早就告诉我们,“苍苍不是巧安排”。

希望每个人都敬畏“因果”,不要成为魔*,更不要成为魔*的催生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