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有粉丝私信我孩子多大会说话才算正常
B如果从开始模仿别人发音算是会说话
A一般6个月到一周岁之间就能开始发声了
B不要以为这段时间里和宝宝说话不重要
A如果宝宝没有语言环境,就失去了模仿的对象
B这时候家长不用着急,很多孩子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
A家长可以多带孩子朗读,培养孩子的自信
B随着词汇量的增加,从而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
2、今天有家长问我,什么是语言障碍?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语言表现来看,这些都是语言障碍。
发音问题:
发音不准、吐字不清是最常见的构音障碍,常见于先天腭裂、听力障碍、脑瘫等。
节奏问题:
一般表现为重复、停顿、卡壳、拉长音等,没错,就是我们常见的口吃。
认知问题:
如孤独症、智力缺陷等原因,产生理解认知的障碍,说话语无伦次,失去表达的逻辑。
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语言障碍,都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您记住了吗?
3、今天有家长问我,家庭语言很重要吗?
当然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语言老师,家庭是孩子语言发育最重要的课堂。
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为0~3岁,如果家庭环境、语言环境和教养方式不良,没有给予足够的语言刺激,可能会使幼儿语言能力发育不良。
还有一种情况值得警惕!大多数儿童在双语的环境中可以同时学会两种语言,但如果语言环境变化过于频繁,就可能使孩子语言学习混乱
4、今天有家长问我,有的腭裂宝宝为什么会有听力障碍?
腭裂宝宝大多伴有咽鼓管功能障碍,腭裂宝宝的上腭有缺陷,软腭的肌肉分布不正常,使得咽鼓管的开闭合功能失常,会引起中耳病变,容易患分泌性中耳炎,从而严重破坏中耳传导声音的功能,所以会出现听力障碍。
对于腭裂宝宝来说,正处于语言发育的启蒙阶段,由于听力下降,无法听辨声音,就会影响孩子学说话,给今后的语言发育带来很大的影响。
5、今天有家长问我,听力和语言发育有什么关系?
听觉是我们最重要的感知器官之一,语言发育离不开听觉辅助,从模仿开始,只有听的见,才能对声音进行感知、分辨、记忆、接收、存储。在形成语言三大系统: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中,听力都至关重要。比如对音调的分辨,对韵律的模仿,对发音呼吸的感知等。
在宝宝的语言学习中,听觉有着非常特殊的身份,既是学生,又是教练,听到外来声音,进行学习的同时,还要分辨自己发出的声音,进行准确的模仿,并随时调整错误的发音,可以说,我们很大一部分的语言习惯是听力引导的。
6、今天有家长问我,如何预防新生儿耳聋呢?
1、预防儿童中耳炎:2、防止儿童高烧:3、按时预防接种疫苗、4、慎用耳*性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解热镇痛抗炎药、利尿药等药物。
提醒所有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尤其是在前三个月以内,往往是胎儿内耳发育阶段,要注意避免接触耳*性药物、物理射线的照射、病*感染、一氧化碳中*等,这些容易引起胎儿内耳发育畸形。宝宝出生后,婴幼儿期听力筛查很重要,听力障碍会引起语言障碍,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早康复。
7、今天有家长问我,十聋九哑是怎么回事儿?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聋和哑的关系,都说“十聋九哑”,其实,聋儿的“哑”并不是“不会说话”,而是“学不会说话”。聋和哑是因果关系,聋人从幼儿时听不到父母的发音,也听不到自己的发音,也就失去了模仿语言学习的双重通道。
语言学习有一个重要的聆听期,这是幼儿语言启蒙的一个重要时期,
一般会持续几个月的时间,聋儿因为听不到,就会完全错失这几个月的语言启蒙发育。
8、今天有家长问我,孩子配完助听器,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语言康复?
聋儿的语言康复,不是简单的发音训练,需要进行专业的听觉和语言的训练。
要三方面的评估,才能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1、听觉评估:检测其听力损失程度以及补偿效果。言语识别率,音值识别度等。
2、言语评估:检测聋儿的构音器官发育水平(包括未能得到正常发育的口肌、腭部等构音器官的功能),包括发音能力、语言认知和理解能力、语言词汇量等。
3、学习评估:检测聋儿智力水平,行为协调、思维记忆等语言思维方面的能力,为矫正康复提供训练实操方面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