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畸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语言康复训练的尽头在哪里为何有的孩子速度
TUhjnbcbe - 2024/4/8 17:21:00
怎么才能让白斑停止发展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490.html

孩子多久能说话?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我的孩子需要多久才能正常说话?”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无数这样的发问。

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的语言康复越早越好,最好不要耽搁上幼儿园或上小学,接受常规教育。

想一想这些年来,陪伴过许多孩子走过的语言康复历程,深知这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慢的可能需要半年一年,快的只需要几天,就能重回校园。

聋宝宝带了助听器,还是说话不清楚

一个听障学员,记得他来的那年应该是3岁多。这个孩子很早就佩戴人工耳蜗了,而且据家长讲,孩子佩戴耳蜗后,听力测试效果非常好,很快孩子就开口讲话了。但是会说的话很少,而且发音不准的问题非常突出。

我们在评估的时候,也觉得这个孩子在十几个月就补偿听力了,语音清晰度不应该这么差。详细追问下,家长才吐露实情说,孩子太小,带体外机的时候,不习惯,总想摘掉,特别是夏天热的时候,每天只带几个小时。在玩儿的时候,或者学说话的时候,才勉强佩戴一会儿。我想这可能也是影响宝宝语音康复的原因之一吧。好在宝宝年龄小,有一定的听辨感知基础,语音问题干预起来比较容易。

在多个我们接收的聋儿康复案例中发现,佩戴助听设备真的很重要,一定要当成日常习惯培养,这对孩子的语言发展非常重要。

影响听障矫正速度的原因

拿上面的听障孩子举例来说,影响孩子语言康复快慢的因素有很多:

1、发现听损的年龄。原则上,年龄越小越好,早发现,制定解决方案,为语言康复争取时间。

2、佩戴助听设备的年龄。补偿听力的年龄越早,越缩短孩子适应周期,如果发现晚,或由于家庭条件等原因被延迟耽搁,孩子的语言关键期会被错过。

3、听力补偿后的效果。这个很重要,助听设备对听力补偿的效果,直接影响后期语音辨听质量和发音矫正效果。

4、内耳有无畸形等特殊情况。这个属于生理发育范畴,这一类的语言康复周期要视具体情况而言,可能周期会较长,提醒家长要有正确的期望值。

5、孩子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智力发育情况。需要排除是否智力因素干扰,智力因素对康复周期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方面。

6、孩子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阈值。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心理受语言障碍影响变化较大,有的性格自闭,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学习意愿强,有的配合度不高,这些都在干扰着矫正进度。

7、家庭成员语言的构成环境。孩子的语言学习主要来源于家庭,家庭语言习惯、语言氛围,对孩子影响非常大,父母如果也是聋哑人,那么日常与孩子沟通可能会习惯用手语,即使是正常人,可能也会迁就孩子,这些对语言训练尤其不利。

8、父母的配合度和执行力。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语言障碍的康复过程,也是父母备受煎熬的过程,语言训练枯燥乏味,需要父母自身不断地坚持,才能带动孩子,在陪伴中做好心理补偿的优势,这方面任何老师也替代不了父母。语言后期的持续康复,家长比老师更重要。

语言障碍矫正速度到底跟什么有关

其实,各种类型的语言障碍,康复时间都有差异。

有的孩子只是某个音不准,可能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完成了矫正。

有的孩子因为存在智力问题,理解和认知能力差距较大,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智力方面的训练。

有的孩子很早就失去听觉,那我们就需要从听觉感知方面进行弥补,让他们快速熟悉语音符号。

有的孩子是天生唇腭裂,完成腭裂手术后,需要先锻炼腭咽功能,之后才能进行语言训练。

有的孩子是自闭症或脑瘫儿,因为不同程度的发育障碍,使得语言康复训练难度增大,所用时间会更久。

语言障碍的康复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每个孩子的语言障碍原因不同,表现方式就不同。每个孩子都会有年龄差异,心态差异,智力差异,认知差异等等,这些都是影响语言康复的因素,每个孩子的矫正时间和效果,都会因为其不确定性受到干扰,家长关心的是尽快缩短这个周期,语言矫正师更关心语言康复效果。

总之,语言障碍的康复需要理性认知,在孩子最适合他的年龄,帮助他们完成语言康复,并达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用最朴素的一句话可以解释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正常讲话”,就是最好的目标。

说话慢,说话晚,肢体运动能力差?每天带宝宝做10分钟这个运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言康复训练的尽头在哪里为何有的孩子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