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小孩在1岁内已可以说出简单的词汇,爸爸、妈妈往往是最先学会的词汇。因为先天性听力丧失,两岁10个月的男孩小宇,却至今不会叫妈妈。这对于母亲而言,是一份难以言说的沉重。幸运的是,小宇通过重庆市慈善总会“为你发声”项目获得手术费减半的人工耳蜗手术机会。经过恢复,很快他会学会那声让母亲等待已久的妈妈。
年9月,小宇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他的到来,让这个家庭满溢着幸福和希望,可惜天不遂人愿,随着小宇一天天长大,母亲刘女士发现了孩子的听力异常。
▲母亲刘女士等待小宇叫一声妈妈已经太久
刘女士说:“之前从来没想到孩子会有听力问题,有一次我手机无意掉在地上,小宇还会顺着声音方向回头看,没想到过年放鞭炮他却没有反应。”而后的日子,家长开始对小宇进行声音试探,发现他要么没有反应,要么就特别迟钝。医院检查发现,小宇是左耳极重度耳聋,右耳需要佩戴助听器,那时候小宇1岁4个月,医生说这是因为家长基因导致的小宇先天性听力丧失。
为了能让小宇和普通孩子一样,刘女士把小宇送到了重庆一家听障康复中心就读,由于托管学习的费用较高,小宇每天学习时间很少,其余时间均由刘女士照顾,一家人开销则由爸爸打工支撑。原本还算过得去的家庭,就这样陷入了窘境。
刘女士说,最让她不甘心的是,每天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是她,无时无刻和孩子交流的是她,但孩子记忆里最深处常常是爸爸两个字,小宇不会叫妈妈。“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教他妈妈这两个字刚刚有点概念,转头就又只会叫爸爸。”
目前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小宇能尽快听见,能清楚喊一声妈妈。同时,也希望小宇能在康复后,回到正常幼儿园读书。今年6月,她得知慈善总会的“为你发声”项目后,就开始为小宇四处筹集购买人工耳蜗的费用,并表示不管生活多艰难,都不会放弃医治孩子的机会。
7月28日上午,小宇顺利完成了人工耳蜗手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训练后,小宇将听到来自妈妈的深情呼唤,他也很快会学会那声让刘女士期待已久的妈妈。
新闻多一点:
植入人工耳蜗5岁前效果最好
医院耳科张朝梅主任介绍,人工耳蜗植入术是通过微创手术,将多导电极植入到耳蜗,电极可以绕过内耳中受损的毛细胞,直接刺激听觉神经,使病人重获听力。人工耳蜗植入适用于术前完全没有残余听力患者、内耳畸形和耳蜗骨化病例、合并慢性中耳炎患者、小龄耳聋患者、高龄耳聋患者,对于语前聋患者的最佳植入年龄是5岁之前。
年6月,重庆慈善总会启动了“为你发声”人工耳蜗植救助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