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40年代,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整个美国为之沸腾了。
和今天的中国人渴望一夜暴富一样,当时美国无数的年轻人怀揣发大财的热切梦想,涌向西部。伴随着全国疯狂的“淘金热”,“西进运动”随之启幕。
直到今天,冒险精神一直被视为“美国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印证了美国的辉煌崛起,也奠定了美国人的基本性格成型。(几年前,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政策,其实就是效仿美国当年的西进运动,还对应地提出了“中国梦”,这是后话了。)
在大荧幕上,有很多电影都反映了那个黄金般的疯狂时代。最具代表的一类,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西部牛仔片”。
最近,好莱坞最负盛名的“鬼才导演”科恩兄弟,又拍出一部致敬那个特殊年代的复古影片:
《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六个小故事,截取当年西部生活的六个片段,充满怀旧色彩,鸟瞰美国再也回不去的“淘金岁月”。
第一个故事:谁都不服的“神枪手”西部老巴
“神枪手”老巴向西行进,弹着吉他骑着马,一派潇洒。
荒漠缺水,再加上又弹又唱,老巴渴得嗓子冒烟。
“有故事”的老巴来到山的一边,出现了一间小酒馆。一想到喝上冰凉的酒,再进去玩两把牌,简直太惬意了!谁知,当他走进酒馆,酒保却拒不提供威士忌,理由是:威士忌是给不法之徒喝的。
然后,一言不合就拔枪。老巴“神枪手”的名号可不是吹的,枪法炫酷、手法快到众人还没看清,老巴已经干掉了一屋子人。
老巴继续向西,走进下一个小镇的酒馆里,又是因为玩牌,老巴和一个赌徒爆发冲突,又开枪打死一个。
老巴的想法简单粗暴:西部就是这样一个是非之地,在这混就看谁枪法快咯。
可惜,天道好轮回。在这里,他正好遇到一个枪法比他还快的人:一身黑衣的死亡使者。
短暂的交手过后,老巴成了那个手慢的中枪者,他倒地死去,临死之际还带着一脸的不可思议。戏谑又荒诞。
第二个故事:打劫银行有风险,劝君要谨慎!
一个走投无路的西部牛仔,望着荒漠上破败的银行,心里打起了主意。
牛仔走进银行,里面只有一个老头,看上去平平无奇。
聊起打劫银行这个话题,尽管老头已经告诉他前人的惨痛教训,但他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然后,打劫果然失败了。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老头,对付劫匪经验丰富,牛仔被抓了个现行。
然而,就在他即将被执行绞刑的惊险时刻,一支印第安部落突然来袭,救了他一命。印第安人把执行者全部干掉之后,却没有解开他,他们扬长而去,留他一人徘徊在生死边缘。
更加曲折离奇的是,他刚被放牛的人解救,另一拨印第安人来袭。一瞬间,他又沦为相同的命运:再次站上了绞刑架。
第三个故事:卸磨杀驴,概莫如是
春寒料峭,一辆马车正在前行。马车在人群聚集的小镇停下,贴上告示,稍加装饰,就是一个活动的舞台。
舞台上,出现了一名外表奇特的年轻男子,他就是畸形秀的演员。没有四肢,身材瘦小,显得头格外大。
他开口演讲,吸引了许多看热闹的村民,此时,大叔趁机向人群来一波卖艺众筹。
一路走来,两人就是以此谋生。情况好的时候,人群拥挤,有掌声,硬币多;但是,现在却每况愈下。每路过一个小镇,看他们节目的观众越来越少,生计艰难。
没有四肢,畸形秀演员吃饭都靠大叔喂;就连大叔去烟花地快活,也要背着他。
终于有一天,大叔来到另一个挤满观众的舞台前,买下了那只宣称会算数的天才公鸡。
马车走到半路,大叔停下来,在河边像扔石块一样扔掉了四肢残缺的演员......
第四个故事:古往今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在西部一处美丽的大峡谷,河流潺潺,鸟兽俱静。这时,一个外来者打破了这片宁静。他是名年老的淘金者。
老头像鼹鼠一样,不断地挖坑打洞、筛沙,希望能淘到大块金子。但淘金是个碰运气的活儿,尝试了无数次,金粒就像沙子,星星点点不成器。
可是老头没有放弃。他接连住在河边几天,誓要挖出金地。就这样,在不断的淘金中,终于给他找到巨大的金块。
发财了!就在老头欣喜若狂的时候,他身后出现了伏击者。有人一路跟踪尾随老头,等着上演一幕黄雀在后。
但是,身中一枪的老头并没有死,他反过来打死了伏击者。
腹部受伤休养了几天,收获满满后,老头满载而归。留给大峡谷的是满目疮痍。
第四个故事:人生的希冀与幻灭
年轻女孩艾莉丝和哥哥跟着马队,启程前往西部城市俄勒冈。
这是一趟很不确定的行程。因为据哥哥说,他在俄勒冈的朋友有娶妻打算,哥哥就想当然地认为:艾莉丝和朋友会顺利成婚。
路上,更多的意外提前降临了。哥哥突然暴病身亡,只留下艾莉丝和长长的车队。
埋葬了哥哥,艾莉丝身无分文,无家可归,只能选择继续向着俄勒冈前行。
雪上加霜的是,男仆趁火打劫,向艾莉丝要一笔高额的工资,声称是他哥哥答应好的。
好在马车的两个领队人都不错,艾莉丝只能找他们来商量。
行程漫长、风餐露宿,艾莉丝和马车领队奈普彼此有了初步了解。朝夕相处中,奈普动了成家安定下来的心思。
他试着向艾莉丝提出这个想法,其实心里并没多少把握。惊喜的是,艾莉丝答应了他。艾莉丝觉得:与其去追求一个遥远的期望,抓住眼前人的幸福来得更加实际。
然而,就在奈普充满对幸福的向往,满心希望过上安定的婚姻生活时,一个意外事件摧毁了一切。
为了救回之前养的小狗,艾莉丝离开车队,印第安人来袭,尽管有另一个领队帮助,赶走了印第安人,但艾莉丝误判了局势,自杀身亡了。
最后一个故事:当心身边的陌生人
依然是西部荒漠,行进的马车。马车里一共做了五名乘客。他们都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偶然行程的共同目的地,让他们坐在了一起。
随着几人对话进行,五个人的生活被一一揭晓。以打猎卖毛皮为生的猎人;大学讲师的妻子;一名赌徒;还有两个神秘的“赏金猎人”。
车上的5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思想,理解活在世上的两种人:
在猎人眼里,人与人的不同,恰如雪貂和海狸;
在家庭主妇眼里,世人要么是正人君子,要么就是罪人混蛋;
在法国赌徒眼里,人只有自己,除了自己,谁都不能代替;
哪怕是两个“赏金猎人”,他们的思想也决然不同:一个认为只有弱者和强者;另一个认为,区别只有活人和死人。
这部《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犹如一部描述人们淘金时代西部生活的画卷,六个故事,短小精悍,却深刻隽永。难怪豆瓣上多人打出了8.2的高分。
正如开篇所写,年代,美国“西进运动”席卷全国,“淘金热”挥散不去,美国年轻人带着一腔热望,心怀发财的梦想奔赴西部。这个时代对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影响至深。
随便举个例子,在生活中,我们非常熟悉的、直到今天依然流行不衰的“牛仔裤”和“工装裤”,正是开创于美国的“西进运动”时期。
由于大量的淘金工人涌现,干活时工人急需一种硬挺、耐磨、耐脏的布料,就在这种情况下,牛仔裤和工装裤应运而生。
一个世纪以来,牛仔裤风靡美国甚至全世界,而那种“勇敢、独立、冒险、乐观”的粗犷美国精神,也成为美国人最底层的性格基因。
在那个特殊的“淘金时代”,荒蛮原始的西部荒漠,印第安人神出鬼没。“死亡”是一件随时会发生的事。
在被时代滤镜过滤后的影片中,我们只能通过镜头,看到荒凉的美感,看到西部牛仔的潇洒,却忽略了那个时代对人的残酷。
对任何一个平民来说,乱世如浮萍。人们的命运就如同草芥一样,脆弱易逝,死亡可能毫无道理可言,甚至莫名其妙。总有一些人,沦为时代的炮灰。
正如影片《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一样,乍看之下,里面发生的许多事情光怪陆离、荒诞不经,但其实每一个故事,可能都忠实地反映着历史上兵荒马乱的人生。
在现在的和平年代,曾有一段时间,每当爆出公共伤亡事件,大家都会感慨: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而在我看来,这部《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如果说在6个故事中能找到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人生中充满了各种未知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它们构成了整部影片最戏剧化的因素。
曲折离奇也好,事出有因也罢,在人生中,有时一个偶然发生的意外事件,却决定了全局走向;生命无常,很多时候,就只是一个瞬间,却完结了人物命运起伏的终章......
历史总是相似的。美国的“淘金岁月”,对应的何尝又不是我们父辈的艰难生活?
这样的故事,听起来总是格外悲凉,让人感慨万千。
近期文章链接:
动物世界的王权争夺,精彩程度不输『宫斗剧』
战斗民族的酷爽悬疑片,再给我来十部
《你好,之华》: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日式文艺片走进本土还是崩坏了?
——TheEnd——
你的转发是对文艺这种病最大的支持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