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畸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误杀2畸形感动背后的不敢动
TUhjnbcbe - 2024/12/25 18:05:00

《误杀》与《误杀2》没有明面上的半毛钱关系,非要生搬硬套扯上点关系的话,也可以说两部电影都是由陈思诚监制、肖央主演,同样也是改编翻拍的电影。前者改编翻拍自印度《误杀瞒天记》,《误杀2》则是改编翻拍美国的《迫在眉梢》。

单从《误杀2》剧情、人物刻画、叙事技巧等方面来说,电影整体上还算过得去。拿喊得出名字有点眼熟的演员演技来说,基本上也是中规中矩的演技在线,并没有超出角色本身带来的想象空间,就连演技张弛有度情绪收发自如饰演林日朗的肖央依旧逃不出《误杀》的角色牢笼。

反而是官方放出的花絮视频中,饰演女护士的路人让两叶我觉得有些许惊叹,我不知道她是谁,但两叶对她未来有所期待。

《误杀2》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要数是单一性拍摄场景的使用。

要知道主要剧情基本聚集在单一场景下的拍摄难度与要求,都要远远大于普通多场景叙事电影。单一场景的局限性、空间性大大压缩了剧情发挥的想象空间,在这点上就十分考验导演、剧本、演员等的基本功与空间想象力。

只不过有参考的《迫在眉梢》在前,《误杀2》其实算是少走了点弯路,如今的高票房可以说是站在了《迫在眉梢》的肩膀上。(拜读:《单一场景电影的叙事特点》李序)

百度百科说,《误杀2》的剧情故事和人物角色都做了本土化处理。

从人物角色基本都会、也基本都在说中文这点来看,的的确确算是“本土化处理”,SHE的“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诚不欺我。

至于剧情故事的“本土化处理”恕两叶不敢苟同,如该故事背景发生在中国,他不应该这样发生,也不该发生。

《误杀2》改编翻拍的原型《迫在眉梢》主要讲述的是父亲与不近人情的医疗和保险制度之间的矛盾,剧中这个矛盾的的确确在美国是一个十分重要与敏感的现实问题。

医疗产业是美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当地医疗费用高昂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医医院,两者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存在。一般来说患者所需要的检查等费用项目,也承包给医生或者医生团队,其项目费用则是医生单独收费;另外医疗技术一日千里的进步也带来了更多治愈疾病的希望,同时这也使得治疗费用的急剧上升,基于美国特殊的医疗系统和保险制度,进一步加深了第三方付费的医保制度下的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矛盾等等。

可以说《迫在眉梢》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美国的某些现实医疗系统和保险制度矛盾,而《误杀》呢?

电影所反映的并非“本土化处理”的医疗保险矛盾,而是无限放大了患者的弱势,强化升华了畸形父爱的伟大,偏偏弱化了现实上的医患矛盾。

除了林日朗策划以“伟大父爱”为由的犯罪事实外,里面还夹带着一个被强行洗白的“刺杀未遂”犯罪事件——凭什么觉得是主治医师不肯救治病人,强巴才丹饰演的阿文就要拿刀子去捅医生?

是这个主治医生是向阿文索要红包不成拒绝为其妻子治疗,是高额的医医院扫地出门,还是被权贵插队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都不是。

宋洋饰演的达马医生最后向“刺杀未遂”的阿文解释,医院时间太晚了已经无力回天了。

若不是林日朗突然的出现,这一场本不该发生的医患矛盾会随着阿文的“不闻不问不理解”变成一场可能无法挽救回头的医患矛盾伤害事件。

请问陶勇医生、杨文医生等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他们做错什么了吗?凭什么《误杀2》用父爱可以洗白“极端行为”和“杀人未遂”埋下的恶果。

《误杀2》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父爱的伟大吗。

不,不应该是这玩意。

两叶我不否定父爱的伟大,也不否认医务群体存在一些人渣败类与肮脏交易;两叶不承认的是藐视法律一意孤行带来无法挽救后果的极端偏激行为,如林日朗的挟持人质,如阿文的捅刀子。

《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陈平安也曾言,对错分先后善恶分大小。

我们不能用最后“正确”的结果,去掩饰开始的“错误”——《误杀2》一开始就错了,错在不应该把林日朗的畸形父爱升华。虽然王昊泽饰演的小虫最终移植了林日朗的心脏,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但林日朗一开始的解决方式就错的离谱。

换位思考,我们能明白也懂林日朗身为父亲走投无路时的绝望,但这也不能是“无视法律漠视生命”的借口!

林日朗这种畸形又变态的“父爱”,与拦路抢走林日朗儿子心脏的姜皓文饰演的龙丹市长“父爱”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建立在他人苦难之上的“畸形父爱”。

说到小虫成功移植他爸心脏这一情节设定,或许有人要吐槽了:成年人心脏能移植给未成年小朋友吗?

心血管王医生在电影现场说:“两者心脏移植和大人小孩没有必然的关系,是体重关系”。理论上两者体重相差在25%以内移植成功率相对较高,电影是高于生活的艺术,所以这点不能太较真。

其中王医生提到一个很重要也很现实的治疗费用问题,心脏移植并不是一次性治疗,成功移植恰恰才是一个治疗的开始——心脏移植一次性费用根据地方医疗环境水平等不同,其费用也会在35万左右浮动;移植成功后,患者每年还约需要20万的排异药物费用。

基于这两个费用,《误杀2》的林日朗就算能如愿以偿刚好凑齐一次性的手术费用,但每年的排异药物费用,又该怎么办呢。

同时王医生还指出,根据相关医疗政策等明文规定,国家会对心脏移植费用报销一部分;更值得庆幸的是每年约20万的排异药物费用纳入了门诊特殊病种,国家会承担其约90%的费用,这是《误杀2》世界观里面不存在的伟大。

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4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于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

图源

中国政府网图源

中国政府网图源

中国政府网图源

中国政府网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的种药品均能在“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查询得到。

这才是“本土化处理”!

图源

中国政府网

《误杀2》不过是想继承《误杀》的票房荣光,两部电影上并没有意义上的延续关系。

如果有,那便是“误杀”——

可能“误杀”了尽心尽力救治病人的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可能“误杀”了其余患者与家属等待医务人员救治的希望;

可能“误杀”了存有一丝理智与深知生命可贵的患者父亲;

可能“误杀”了很多天真孩子对医务职业崇拜向往与理想;

可能“误杀”了挺多家长对子女医务职业的望子成龙之心;

可能“误杀”了……

“为爱的人,再奋不顾身一次”——

《误杀2》畸形父爱背后的“剧情感动”或许很精彩,但守住本心尊重生命的“不敢动”更“精彩”。

-完-

1
查看完整版本: 误杀2畸形感动背后的不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