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畸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全球首个人类自体细胞3D打印耳朵移植成
TUhjnbcbe - 2025/1/19 17:32:00

据智通财经消息,日前,美国再生医学公司3DBioTherapeutics宣布,首次成功将一个由病人自体细胞制成的3D打印耳朵移植到患先天小耳畸形的患者身上。

该公司表示,这项3D打印器官移植技术有望应用于替换其他身体器官,包括鼻子、椎间盘、膝关节半月板以及肿瘤切除术后的组织重建等。未来3D打印技术或能够打印出如肝脏、肾脏、胰腺等更复杂的重要器官。

走近3D生物打印

“3D打印”的学术名称为“快速成形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是一种依托信息技术、精密机械及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尖端技术。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资料,现阶段,3D打印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领域,以制造业和医疗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自3D打印技术问世以来,关于器官打印的研究不断升温,是3D打印领域的一个热门方向。

3DBio研发的活体组织植入物AuriNovo是一种由水凝胶和患者自身的软骨细胞(软骨生成细胞)制成的3D生物打印胶原蛋白耳植入物,用于先天性II-IV级小耳畸形患者的外耳手术重建,替代患者的缺失耳朵。

3DBio表示,AuriNovo旨在为传统上用于重建小耳畸形患者外耳的肋骨软骨移植物和合成材料提供一种替代治疗方法,其侵入性更小,重建后更准确更灵活。

对于该名患者,研究团队首先对其正常的左耳进行CT扫描、3D建模,并进行镜像对称,然后将患者的软骨细胞分离出来并增殖成数十亿个细胞。

随后,这些细胞被输注到3D生物打印机中基于胶原蛋白的“生物墨水”将健康耳朵的复制品被打印出来,再进行手术移植,植入后软骨组织成功再生并自然愈合。

同时,由于3D打印的耳朵是由患者自身的细胞制备成的,因此几乎不会出现排异反应。

3D打印或成为下一行业热点

3D打印最早被用于制作医疗模型和定制康复医疗器械等方面,现阶段也被用于牙科、骨科、手术导板、植入物、精准用药、药物筛选和药物剂型设计等,目前口腔行业应用规模最大。

3D打印在部分医疗器械和牙科的应用已实现商业化;对于植入物,尤其是金属材料植入物目前尚处于临床研究数据的积累阶段;而有功能的组织器官的3D打印技术还处于实验室的研究阶段。

年,医院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颅骨,帮助一名半边颅骨受伤凹陷的农民重建了半个头盖骨。

年,日本筑波大学的团队宣布已研发出用3D打印机低价制作可以看清血管等内部结构的肝脏立体模型。

年,爱丁堡大学的研究委员会再生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就结合干细胞技术与3D打印技术,成功培育除了人源3D肝脏组织,并且在小鼠水平显示出治疗的潜力。

年,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大学公布,使用人体组织3D打印出了全球首个完整心脏,该心脏包括细胞、血管、心脏以及心室。

年,香港科技大学范志勇团队、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共同设计出世界首个3D人造眼球。

预计未来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渗透率将不断增加,逐渐覆盖多个细分医疗领域。

合壹汇医疗观点

年,全球3D打印医疗器械市场达22.9亿美元,预计到年,市场规模将以13%的年复合率快速增长至44.9亿美元。

可以展望,未来3D打印技术将在医疗领域有更进一步的应用,全球3D打印医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首个人类自体细胞3D打印耳朵移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