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到北京,郭爷爷会给我的小耳朵里种一颗种子,然后种子就会长出大耳朵来了。”陈传健抱着他心爱的老虎布偶,眨巴着天真明亮的眼睛对着镜头说到。这个7岁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双侧耳畸形,没有耳朵。他的爸爸妈妈曾被一众亲友建议放弃这个孩子。悲痛过后,陈传健的父母依然坚持要照顾小传建,尽最大努力给他治病。一次偶然的机会,爸爸在电视上看到了“造耳术”,一番考虑后,他带着医院……
小传建出身在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家庭,一家五口人,爷爷年龄大了,传建还有个妹妹。妈妈一直全职在家,全家的收入都只靠爸爸一个人务农和外出打工。妈妈还记得年传健出生时的情景,当医生把孩子抱过来,告诉她孩子的耳朵有缺陷时,她顿时觉得天都要塌了。家里的其他人并没有这样的先例,致病原因也很难说清楚。医生说小耳畸形发病率并不高,况且还是双侧耳畸形,可是这不幸的事就偏偏落到自家孩子身上了。
传健的爸爸40岁刚出头,可已经面露老态,脸上皱纹横生了,头发也差不多白了一半。他说,孩子40多天的时候,医院检查,当时医生说孩子太小,没法做手术。“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很多人劝我们放弃,说以后是治不好的,但我们舍不得,一定要尽最大努力给他治病。”全力照顾好传健,尽最大努力给他治病,这对夫妻从孩子降临世间的那一刻就对彼此做出了承诺,往后的每一天,他们也都是这么做的。
七年来,夫妻俩为了守护这个孩子,倾尽了心力。为了传健的康复和学习,从2岁多开始,爸爸就送他上了一所康复学校,每年元的学费对一般家庭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传建家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妈妈则是全程陪同传建上了五年学,悉心照顾。因为听力不好,传建学说话有困难,妈妈就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教。经过5年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现在的小传健戴上助听器,完全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沟通了。
面诊完这位郭教授后,一家人又激动又发愁。郭教授说,通过两至三期手术:先从传建身上取下一段软肋骨,雕刻成耳软骨的模样,再“种进”小传建的耳部,就可以“长出”一对漂亮逼真的耳朵。但令传建一家发愁的是,这造耳朵的手术费该怎么办?虽然传建爸爸一直以来打着各种零工,为传建攒着手术费,可这一点钱依然和手术费相差甚远。图为郭教授利用一颗水果来示范雕刻耳软骨的形状。
面对摄影师的镜头,小传健一直都特别的乖巧,安静地在妈妈怀里摆弄着爱心人士送来的玩具。谈及对传健未来的期望,妈妈说:“尽我们的能力让孩子上大学,至少让他自食其力、养活自己。有一技之长,我们年龄越来越大,以后离开他我们也放心了,如果他能做点对家、对社会有意义的贡献就更好了。”照片里的传建佩戴着植入器,扩充耳部皮肤,为下一步植入耳朵做准备。
目前,小传健已经完成耳郭再造一期扩张器植入手术,二期需要做双侧耳郭再造术,预计需要花费15万元。同时因为孩子目前听力需要佩戴助听器后才能听到声音,后续双侧耳朵需要做人工骨桥植入,这部分的费用又需要30万元。但传建爸爸仍不气馁,一想到只要有办法能让儿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受再多的苦和累,他也觉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