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在成长的路上,父母会给予子女全身心的关怀和爱,呵护他们成长培养成才。大多数家庭中,妈妈是家庭的中心人物,也是陪伴和教育孩子时间最长的一方,妈妈的言行和教育方式对子女影响深远。
杨紫主演的《听见她说》以一个26岁女孩儿小雨的自述为主题,25分钟的自述将一个母亲畸形的爱描述的淋漓尽致。单亲家庭的小雨自幼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她在妈妈密不透风的爱中长大。没有朋友,妈妈看她的日记,遇到喜欢的男孩子,被妈妈私下偷偷拆散。
小雨的妈妈痛恨她的父亲,甚至带着小雨去闹为了让父亲颜面扫地,身败名裂。小雨在自已26岁生日的时候声泪俱下与其说是诉苦不如说是控诉,她怨恨妈妈的爱,急切想逃离,也许这是现实中多少人正经历的
知乎上也曾有一篇“控诉”文章如出一辙,一位妈妈把所有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高中的时候上下学依然接送,甚至和儿子同步学习,限制儿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活动。没有让她失望的孩子考上了国外知名大学,在这个儿子看来妈妈这样的爱是伤害,让他痛苦他想逃离。
如果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妈妈的爱会变成负担,变成以爱的名义在伤害。也许母亲全然不知,但是深受其害的孩子有苦难言,甚至以极端的方式逃避,4种母爱让孩子深受其害。
1、有条件的爱
兰州高三一位男生发了几张自拍给妈妈后,跳进了黄河。而在轻生之前和妈妈的聊天中,这位妈妈还在鼓励孩子只要用心学,考试成绩一定能轰动,而对孩子交谈中内心的压力彷徨全然没有察觉。
这位学生给妈妈发信息中提到:我想考个好大学,现在没机会了,下辈子不要做我妈妈了,太累了。得知儿子轻生,这位妈妈伤心欲绝,她也想不通儿子为什么轻生,却忽视了自己对儿子的高期望带来的压力,有条件的爱让孩子窒息。就算崩溃边缘的孩子的求救,妈妈也完全没有意识到。
只重视成绩带有功利性的爱,让孩子感觉妈妈一定是爱学习好的我、优秀的我,心理压力增大,最终走上极端。
2、没有原则的爱
孙小果之所以一次次无恶不作,是因为有一个没有原则的母亲陪着他一路纵容。从第一次犯错,他的妈妈就为了减少刑期而改动出生日期,一次放纵带来的是他的肆无忌惮,次次面对法律惩罚时,母亲又用不同手段将他拉回。最终妈妈的无原则没有拯救他,而是让他越陷越深,最后害人害己得到法律严惩。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孩子身上的问题都是家庭教育的折射。父母没有原则的爱和纵容,使孩子没有规则意识。父母没有教给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为所欲为,那将会受到社会的管教,到时候追悔莫及。
3、没有界限的爱
29岁的奇葩男子匡正轩做什么工作都觉得累,终日游手好闲没有工作没有结婚,靠“啃老”生活。父母一气之下赶他出家门,他甚至要告父母不养之罪。他认为国家应该有相关法律,只要孩子没有生存能力,父母就应该一直养,而不是养到18岁。
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好,爸爸是建筑工人,妈妈患慢性病,全家住在简陋的出租屋,爸爸去工地干活他在家玩游戏连饭都不做。记者采访得知,匡正轩小时候妈妈事事包办,他什么都不用动手并且事事顺着他,从小爱的没有界限,长大“啃老”理直气壮。
杨澜说:让孩子能独立离开家庭,是一个妈妈的成功。孩子最终要寻找自己的生活,如果从小爱无界限,事事包办,长大成为“巨婴”才是害了孩子。
4、有压力的爱
电视剧《最好的我们》中的学霸余淮有一位为了孩子牺牲自我的妈妈,妈妈经常对他说:那么多年你爸那么辛苦,妈妈几年都没买新衣服,都是为了你。这种自我牺牲的爱带给孩子巨大的压力,在重大考试中,余淮经常因为压力而失利。
曾奇峰说过:父母把自己努力工作、不舍得吃穿告诉孩子,是想控制孩子,让他们无条件服从。这种爱带来的压力,让孩子心生愧疚,心里受伤害至深。
碎碎念:
都说世上最无私最伟大的就是母爱,母亲牺牲自我甚至生命呵护孩子,她们以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给予子女最无私的爱。如果只是单方面付出,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也许不管多辛苦也难养出优秀的孩子。妈妈的爱藏着孩子的未来,用内心最真诚的爱,无条件去爱,有原则不溺爱,才能培养出内心阳光、独立的孩子。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