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畸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除了健康身心,其他都是副科
TUhjnbcbe - 2025/8/1 10:25:00

3岁学完小学课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三年获得国际学校全额奖学金,早早地实现了经济独立;高三时就能担任同声翻译,并为硕士研究生修改、翻译英语论文;之后,以几乎满分的托福成绩考入美国埃默里大学……

可惜的是——3月5日,美国埃默里大学称,该校读大一的留学生张一得去世。

一个被父亲苦心培养的优秀孩子,一个被看做隔壁永远考第一的孩子,在千万个父母亲的赞扬声中,以令人意料不到的方式,选择了永远的离去,带着他的光环陨落在黑暗的夜空!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从小父母离异,张一得的爸爸“老得”曾是一名企业高管,但他为了能时刻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毅然辞去高管工作——他也确实很用心陪伴张一得:其中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父亲为孩子拍摄的20万张成长照片。如果以17年算的话,相当于每天要拍32张。

这些照片整整拍坏了5部相机。张一得事件发酵之后,网友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老得“让孩子窒息的教育方式”。

辞掉工作,全程陪伴,每天至少拍32张照片,这就是所谓的高质量陪伴?换了我只会觉得自己完全没有隐私,全程被监控,太可怕。父母不应该首先努力望自成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人生榜样吗?

有人说:从老得辞去高管专门要教育孩子变成优秀时起,悲剧已经是早晚的事——极度的希望孩子成为你心目中的优秀,对于孩子来说压力有多大?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畸形的成长过程不会发育出正常的心理,平凡快乐顺其自然的生长至关重要。如果是一个鱼质的孩子,你非要这样那样刻意的栽培训练成鹰,他得有多累?长期这样的话不自杀都不行。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其实,除了健康身心,其他都不过是副科啊。每个人的心田里都埋藏着与众不同的天性,如果家庭学校和社会都用统一的标准去强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那么这生命就是毫无人性的零件。

何谓可怜的孩子?活的太压抑没有隐私,一切都在父母掌控下,根本逃不掉,完全没有自我!

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反常的教育,一定会带来反常的结果。可悲的是,父子俩的经历不就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追求吗?

桶底脱时大地阔,命根断处碧潭清。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正面管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家长要先活明白,通透洒脱,活好自己,示范大于要求,把自己活好了活明白了是教孩子活好的基础与前提。

怕就怕认为自己没能活好,没活出心中想要的完美,便控制欲超强的一定要孩子活出自己梦里那个完美的样子——然而人无完人,芸芸众生谁会是完美的呢?

太过严苛,迫使孩子付出巨大代价,牺牲一切童真快乐求得所谓的完美,当孩子实在承受不了,结果无疑便是崩溃了!

一张一弛才是生活之道,只有张而没有驰,就像一根绷得很紧的绳子很容易提早断掉。

没有自由自在,灵魂无处安放,“觳觫恐惧,惶惶不可终日;潺湲愁来,怏怏何须一生”——终致孩子在花儿绽放的年龄走上不归路,这样的教育意义又是什么呢?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教会他赢更要教会他输,过犹不及,此谓中庸之道。人在每个阶段就应该有每个阶段应有的天性,拔苗助长、雕刻过度,最易摧毁一颗树。

想起一句话:情深不寿,慧极必伤……道法自然,才是万物成长的规律:让孩子成为孩子吧,即使不优秀,活得有人间滋味就行。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电视剧《小欢喜》中,陶虹扮演的妈妈,对孩子有极强的“牺牲欲”——那种让人窒息的母爱,最终让孩子崩溃到想要跳河,她朝母亲撕心裂肺地喊道:“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打着“为他好”的旗号,无视他的选择和意愿——在窒息式的关爱下成长的孩子,要么会选择逃离,要么活成寄生虫。

井水自有井水的快活,河水自有河水的逍遥。满天繁星,耀如日月者有几?难道那些不那么夺目的缘起存在便都是些该自绝于世的垃圾?

缘起大千,万法本一——自他生佛本不二。孩子们多希望,父母不要把自我定义的“优秀”二字,当成是捆绑他们来人世一趟的唯一标准。但这个社会,一直在鞭挞着孩子:你要成为太阳,否则就是无能无用。其实,“不一亦不异”的众生谁不是此生此世的珍贵唯一?

时至花争艳,春来草自青。青青翠竹尽真如,郁郁黄花皆般若。其实你只须随缘提供一个适宜的可自由伸展个性的环境空间足矣,每一个生命,甚至石缝间的小草都自会活出他最美的模样,绽放出和太阳一样灿烂的笑容。真的完全没必要折磨自己,摧残孩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除了健康身心,其他都是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