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一类慢性疾病,每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可能患有糖尿病。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检测过血糖,也从未意识到自己可能患糖尿病。糖尿病有什么症状?血糖多高才能诊断为糖尿病呢?糖尿病会遗传吗?打胰岛素是不是会上瘾……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指一组由遗传或环境因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低下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有这些典型的症状哦,有的人症状并不明显,却依然被诊断为糖尿病。这是依据什么呢?接着往下看吧!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首先了解一下正常人的血糖情况。正常人的空腹血糖:3.9-6.1mmol/L。那么,是不是空腹血糖高于6.1mmol/L就是糖尿病呢?当然不是!
有关糖尿病的几个常识问题
问:打胰岛素是不是会上瘾?打过胰岛素之后是不是以后都必须打?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当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有效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发生糖尿病。胰岛素是一种调节血糖的荷尔蒙,能够给予生命所需的能量。如果糖不能进入细胞作为能量消耗掉,就会大量蓄积在血液中造成危害。当人体自身产生的胰岛素在口服药物的作用下无法满足自身需求时,就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来降低血糖。这是需要,并非上瘾。
问:糖尿病是遗传病吗?父亲是糖尿病,我是不是肯定会得糖尿病?糖尿病虽然不是遗传病,但它有遗传倾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父母有糖尿病,子女就一定会患糖尿病,只是得糖尿病的几率更高。因此,父母或某一方患有糖尿病,其子女应定期查血糖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尤其是40岁以后。另外还得注意饮食清淡,少吃高热量油炸的食物,控制体重,平时多运动。
问:血糖控制住了,能自行停药吗?许多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对它并没有非常重视,认为只要血糖控制得好就可以不用再吃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根治糖尿病,一经确认就需要终生治疗。因此不存在“糖尿病治好了”这种说法,只是在药物的控制下,患者的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围内,但这并非是糖尿病治疗好了。如果在药物的作用下血糖降低,就自行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若是情况有所好转,医院与医生进行交流,考虑是否减少药量。
问:患了糖尿病每天只能吃一点点,我是不是再也不能享受美食了?
许多人认为,得了糖尿病就意味着与美食彻底无缘,只能吃清淡的,甚至连米饭、馒头都要算着量吃才行。其实,只要在治疗时始终贯穿科学饮食方式,糖尿病人的饮食也可以很丰富。首先,食物应该多样化,这样才能获得全面的营养。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干稀食搭配,当然了,谷薯类、蔬果类、肉蛋奶豆类、油脂类这四大类食物也是不可或缺的。许多人会自己上网找糖尿病人的饮食清单,然后照着做。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强度以及自身的病情都不同,所以别人的菜单食谱未必也适合你。每日摄入的能量应该根据自己的体重以及活动量来增减。
问:哪些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糖尿病吗?
糖尿病是高危疾病,不少人认为这是老年人的“专属病”,不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发生最多。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也有高危人群。家族中有患糖尿病的人、年龄超过40岁的人、肥胖或有肥胖史的人、精神压力大的人、怀过巨大儿以及得过妊娠糖尿病的人,他们患病的几率比其他人大。
问:高血糖会带来哪些并发症呢?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诸多并发症会导致有些患者抑郁、心理压力大。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还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由于长期的高血糖,大血管、微血管均会受到损伤,并且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有些人会因此出现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心肌梗塞、败血症,更有甚者要因此截肢。
预防和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症
一、补充牡丹籽油。
利用亚麻酸清血、洗血、换细胞的特点,清除体内垃圾,改善血液健康。
二、警惕餐后高血糖。
在进餐后一小时检测血糖值,如果高于11.1,并持续达到2-3个小时,血糖都没有下降,那就需要您高度警惕了。当然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也要对血压、血脂进行同步监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