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畸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羟氯喹血药浓度,能否预测狼疮患者视网膜病
TUhjnbcbe - 2021/5/10 17:15:00
北京痤疮医院医师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读

羟氯喹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常用药物,视网膜病变是羟氯喹的主要不良反应。近期发表在ArthritisRheumatology上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使用羟氯喹的时间越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越高,但是通过监测药物的血药浓度可以预测这种风险。

羟氯喹是唯一已证明可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生存的药物。羟氯喹使疾病发作减少一半,具有抗血栓和抗糖尿病作用,当与霉酚酸酯联用时,可缓解肾脏症状。视网膜病变是羟氯喹的主要不良反应,报道的危险因素包括每日剂量超过mg,累积剂量超过g,使用超过5年,肥胖,年龄60岁以及肾或肝功能障碍。

年,美国眼科学会(AAO)建议羟氯喹的剂量应以体重为基础,为6.5mg/kg(最高为mg/天),除非患者身材矮小或肥胖,其剂量应以理想体重为基础。当时的研究数据显示,使用羟氯喹10年后,与其相关的视网膜病变仅为0.1%。然而年KaiserPermanente的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发现,使用羟氯喹5年后,其相关的视网膜病低于1%,10年后低于2%,20年后发病率几乎达到20%。这导致在年AAO将羟氯喹的推荐剂量从6.5mg/kg改为小于5mg/kg。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以及监测血液中羟氯喹的水平是否有助于预测眼睛*性的发展,Petri和同事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并发表在在ArthritisRheumatology。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例SLE患者,反复评估这些患者羟氯喹血药水平,并检测羟氯喹视网膜病变。通过临床特征和血液中羟氯喹的水平来评估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研究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例SLE患者,其中92%为女性。多数为白种人(46.9%)或非裔美国人(41.5%)。例SLE患者中名患者中获得了羟氯喹的血药浓度,每名患者中位数为7。

视网膜病变的总发生率为4.3%(23/)。使用前5年的视网膜病变风险为1%,6-10年为1.8%,11-15年为3.3%,16-20年为11.5%,使用21年后为8.0%。

研究者发现年龄较大的患者(P0.),较高的体重指数(趋势为P=0.)和羟氯喹摄入持续时间较长(趋势为P=0.和P=0.)与羟氯喹*性的风险较高相关。

较高的羟氯喹血药水平预示着较晚的羟氯喹视网膜病(平均和最大HCQ血药浓度分别为P=0.和P=0.)。

结论

研究数据证明了羟氯喹血药浓度在预测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建议对所有服用羟氯喹的狼疮患者进行监测,尤其要注意那些风险最高的狼疮患者,并应降低血药水平高的患者的药物剂量或增加视网膜监测。

参考文献:

[1]MonitoringDrugLevelstoPreventRetinopathyinLupusPatients-Oculartoxicityriskincreaseswithlongeruseandathigherbloodlevels.Medpagetoday.September27,.

[2]PetriM,ElkhalifaM,LiJ,etal.HydroxychloroquineBloodLevelsPredictHydroxychloroquineRetinopathy[J].ArthritisRheumatolog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羟氯喹血药浓度,能否预测狼疮患者视网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