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畸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名医明传ldquo新基因的探索与共享
TUhjnbcbe - 2021/7/10 10:18:00
北京皮炎医院哪里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52392.html

金准基因携手国内多位临床一线专家,推出“新基因的探索与共享”系列,围绕临床、发现新基因、新致病机制等方向,展开分享与交流,总共6期课程,已全部结束。本期,小编简单回顾梳理一下后3期课程,便于大家学习与交流。

前3期回顾链接:名医明传

“新基因的探索与共享”回顾与总结(上)

4

眼咽远端型肌病的新致病基因发现

王朝霞教授

医院?

二代测序开启了遗传学研究的*金时代,但基因诊断仍面临挑战,综合应用一代和二代测序,仍有50%的遗传病致病基因未明;致病基因未明,严重阻碍遗传诊断、遗传咨询和发病机制研究。究其原因,只有1%的人类基因组编码蛋白质——外显子组,基因组中有大量的“暗物质”,像一些位于非编码区的短串联重复变异(STR),二代测序一般检测不到。而在致病基因未明的患者中,STR突变可能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

回顾眼咽远端肌病(OPDM)致病基因研究的10年之旅:初始OPMD,但致病基因不明;年收集整理OPDM患者,寻找致病基因;年收集10个家系的14例患者,总结临床表型,相关研究发表于PloSOne;年,回顾OPMD患者家系图,发现遗传方式不一,研究推测该病非编码区动态突变的可能性大,进行三代测序;年8月,日本学者首次报道OPDM第一个基因,为LRP12基因非编码区CGG重复扩增;年5月于AJHG发表OPDM的第二个基因——GIPC1。

关于OPDM仍有很多未解之谜:1)遗传方式;2)致病机理;3)是否存在其他OPDM致病基因(年3月于Brain发表OPDM的第三个基因——NOTCH2NLC);4)不同基因型之间表型是否存在差异。这些需要多中心合作研究,建立随访队列,全面系统评估。

经验分享:1)表型确认——从临床、化验、影像、病理等多方面;2)善于利用新基因检测技术;3)临床与基础密切结合;4)坚持不懈。

焉传祝教授

医院

特别鸣谢:感谢焉传祝教授对会议的大力支持,以及本期的精彩主持。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医明传ldquo新基因的探索与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