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在临床上,咯血其实是非常危险的症状,尤其是大咯血时血液可从口鼻涌出,阻塞呼吸道,从而造成窒息死亡。随着许多医学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咯血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办法,目前通过肺血管介入治疗,咯血死亡率已经可以下降至0.2%。
医院介入血管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许玉华
许玉华,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年在医院进修介入放射学。年,医院装机并开展介入治疗,当时主要从事外周血管介入。年1月到4月,许玉华赴同济大医院学习呼吸系统介入放射学,也就是肺血管专业的介入治疗,回来以后于年8月成立了外周血管介入组。
医院介入血管科主要从事咯血介入治疗,包括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脓肿等疾病引起的咯血;还有肿瘤的综合介入治疗,可以经导管血管化疗灌注栓塞、经皮穿刺、肿瘤粒子植入和微波消融等治疗。
咯血为什么要做介入治疗?其实很多致死性的大咯血是可以预防的,像肺假性动脉瘤,部分肺癌患者肿瘤侵犯了肺动脉,如果肺癌病人常规做胸部CTA,就会发现相当一部分病人的肺动脉受到肿瘤侵犯,一旦咯血都是致命的,但是如果提前干预的话,可避免致死性大咯血。咯血在没有介入治疗技术之前,通常以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为主,死亡率很高,特别是大咯血的死亡率在70%左右。
咯血为急危重症,一旦咯医院接受治疗。之前有一位患者反复咳血近一年,医院诊断为肺结核,一直没有进行治疗。患者到医院检查的时候,许玉华就告诉他咯血是非常危险的。患者不以为然的说:“这有什么关系呀,我都咯了一年多了,没事的。”结果刚把他安排下来就大咯血,该院的外科、麻醉科、ICU科等科室在介入室一起联合抢救,手术结束时患者咯了将近毫升血出来。许玉华表示,这就是一次“血的教训”。
很多患者以为咯血去打点消炎针、止血药物就可以了,其实大部分病人都会复发,反反复复就慢性化为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血管是有病理基础,患者血管结构变了,正常的血管动脉和静脉基本是不会黏在一起,而咯血的病人都是支气管动脉或体动脉与肺动脉有瘘形成,专业术语叫BPS分流,只要BPS分流存在,患者咯血必然会复发,所以一定要重视咯血。
以上来源转载:凤凰网江西频道《入目叁分》第7期
医院介入血管科科室主要诊疗项目介绍1、咯血(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肺血管畸形、肺动脉假性动脉瘤等)经导管血管栓塞术;
2、上腔静脉综合征上腔静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
3、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经皮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术、经皮肺部肿瘤粒子植入术;4、良、恶性气道、食道支架植入、取出术等;
识别获取更多专业介入医学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