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江南岸,年3月9日,一年一度的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术年会在*浦江畔拉开帷幕,这是上海神经外科学界的盛会,大咖云集,旨在检阅往年工作成果,酝酿实施新年计划。据悉,今年大会主要围绕脑血管外科及介入治疗、脑肿瘤、神经创伤、功能神经外科、脊髓脊柱、小儿神经外科等领域最新研究热点、前沿问题作深入探讨。
孙成彦博士作为此次学术年会邀请的唯一偏瘫外科专家,大会安排其就偏瘫外科治疗最新进展作专题学术报告,体现了近年来学界对于偏瘫外科治疗的重视,同时反映出学术年会组对上海壹博医生集团孙成彦功能神经外科团队多年临床偏瘫外科治疗技术成果的充分肯定。
随着交通、建筑事业的发展以及脑血管病年轻化、低龄化等影响,我国目前偏瘫患者保守估计有余万人。孙成彦博士介绍:“偏瘫”只是一个症状,而非疾病诊断!”常见肢体偏瘫相关疾病有脑卒中、脑血管畸形出血、颅脑外伤、脑和脊髓肿瘤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及部分家族遗传性疾病。
偏瘫患者往往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肺功能不全等诸多基础疾病,除肢体运功功能障碍,部分还会存在言语障碍、感觉障碍以及心理问题,严重者处于长期植物生存状态,影响生活质量。为尽可能减轻偏瘫后遗症的发生,在患者病情稳定、基础疾病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临床提倡尽早开展肢体功能康复治疗。
“提倡尽早开展肢体功能康复,并不意味功能康复是肢体偏瘫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孙成彦博士解释到。目前,很多医生对于偏瘫外科治疗技术知之甚少,多数患者坚信康复是治疗肢体偏瘫的唯一方法,正是基于对康复的过度依赖与误解,致使部分痉挛型偏瘫患者病程迁延,未能得到最佳治疗。
科学、系统的偏瘫治疗体系应该包含外科手术与功能康复治疗两个方面,如何施治,可根据以下四种情形做初筛判断
1.轻度偏瘫:生活自理,不需他人照护,肢体无痉挛、畸形问题,通过早期康复干预回归生活,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偏瘫常见诱因防护工作即可。
2.中度偏瘫:生活半自理,有时要他人照护,发病1-1.5年内康复治疗中肢体痉挛问题反复/加重或伴关节畸形问题出现,需要考虑偏瘫外科介入。
3.重度偏瘫: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护,需要评估其运动能力是因肌力/平衡较差相关还是与肌张力/关节畸形限制康复进展有关。如肢体无痉挛/畸形,肌力、平衡较差制约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以对应功能训练为主;如肢体存在痉挛/关节畸形问题,影响日常康复训练,必要时可考虑偏瘫外科介入。
4.植物生存状态:以营养支持治疗和肢体功能被动康复训练为主,做好病情观察。
偏瘫外科治疗目的是以解除肢体痉挛、纠正关节畸形问题为主,为患者的功能康复创造有利条件;功能康复则以巩固手术疗效,强化患者运动机能,最大限度发掘其恢复潜能为目标。两者相辅相成,只有融入外科手术与功能康复的完整偏瘫治疗体系才能让患者获得有效、稳定的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