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畸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脑血管解剖学习笔记第20期面动脉面部走行
TUhjnbcbe - 2022/6/6 18:57:00
白癜风可以控制住吗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1222/5951572.html

编者按:

面动脉是面部的主要供血动脉,但在面部的形态差异较大,与其他面部供血动脉之间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我们来了解一下面动脉在面部的走行和主要的分支。

往期文章回顾

第期:脑膜中动脉大体解剖

第期:棘孔的解剖

第3期:脑膜中动脉分支岩动脉

第4期:镫骨动脉

第5期:脑膜中动脉发自颈内动脉

第6期:脑膜中动脉发自基底动脉

第7期:脑膜副动脉大体解剖

第8期:上颌内动脉胚胎发育和分段

第9期:颞下窝和上颌内动脉

第0期:翼腭窝和上颌内动脉

第期:蝶腭动脉

第期:翼管和翼管动脉

第3期:圆孔和圆孔动脉

第4期:腭鞘动脉

第5期:眶下动脉

第6期:颞浅动脉大体解剖

第7期:面横动脉

第8期:颧眶动脉

第9期:面动脉颈部走行和分支

一、面动脉面部走行

面动脉在颈部发自颈外动脉。面动脉发出后位于颈阔肌之间,在咬肌前下缘到达面部,在通过下颌骨处可在表面扪及。面动脉位于脸颊皮肤和脂肪的深面,颊肌(buccinator)和提口角肌(levatorangulioris)的表面。面动脉在提上唇肌(levatorlabiisuperioris)表面或通过其走行,沿鼻外侧向眼內眦方向迂曲走行。

二、面动脉面部分支形态分型

面动脉在面部的分支和供血范围是多变的。有的面动脉终末支到达內眦,有时候,面动脉仅到达嘴角处,其常见供血范围被从颞浅动脉发出的增粗的面横动脉或对侧面动脉分支取代。

Furukawa等(Furukawa03)根据面动脉末端分支情况,将面动脉分为4型:

型:面动脉终止于上唇动脉;

型:面动脉终止于鼻唇沟;

3型:面动脉延伸为鼻外侧动脉或內眦动脉;

4型:面动脉有多个鼻外侧动脉。

Furukawa等(Furukawa03)面动脉分型示意图。

型,面动脉终止于上唇动脉(Furukawa03)。

型,面动脉终止于鼻唇沟,上唇动脉远端(Furukawa03)。

3型,面动脉终止于鼻外侧动脉或內眦动脉(Furukawa03)。

4型,面动脉有多个鼻外侧动脉分支(Furukawa03)。

4型面动脉(Pilsl06)。

三、面动脉面部分支

面动脉供应面部的肌肉和皮肤。面部的分支包括面动脉前咬肌支(premassetericbranch),下唇动脉(inferiorlabialartery),上唇动脉(superiorlabialartery),面动脉鼻外侧支(lateralnasalbranch)等。远端分支称为內眦动脉(angularartery)。

(一)面动脉前咬肌支

咬肌(masseter)系咀嚼肌之一。起自颧弓的下缘和内面,止于咬肌粗隆和下颌支的外面。咬肌与颞肌、翼内肌收缩可上提下颌骨(闭口)。受下颌神经的咬肌神经支配。咬肌的血供来自面动脉、面横动脉和上颌内动脉的分支。

颞肌和咬肌的示意图(Standring,06)。

面动脉的咬肌支称为面动脉前咬肌支,细小,不恒定。前咬肌支沿咬肌前缘向上走行,供应周围组织。

面动脉前咬肌支的走行和周围结构关系示意图(Magden)。箭头示面动脉前咬肌支。

前咬肌支(红色直箭)及吻合(黑色直箭):面动脉前咬肌支与面横动脉的分支吻合(Magden)。

选择性面动脉造影(Bradac,0)。显示腭升动脉,面动脉腺支,前咬肌支,颏下动脉和远端的內眦动脉。

(二)下唇动脉

下唇动脉在口角附近发出,在降口角肌(depressorangulioris)下方向上和向前走行,然后穿过口轮匝肌(orbicularisoris),在下唇边缘迂曲走行。供应下唇腺体,粘膜和肌肉,与对侧同名动脉和牙槽下动脉的颊动脉吻合。

左侧面部CTA外侧面观,可见面动脉、颏下动脉、下唇动脉、上唇动脉(Furukawa03)。

(三)上唇动脉

上唇动脉比下唇动脉稍粗,走行更加迂曲。沿上唇边缘走行,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供应上唇。上唇动脉发出鼻翼支(alarbranch)和鼻中隔支,后者到达鼻中隔的前下方。

面动脉鼻外侧支和上唇动脉(Lee08)。注意上唇动脉发出鼻中隔支,到达鼻中隔的前下方。

(四)面动脉鼻外侧支

鼻外侧支在鼻的外侧发出,供应鼻背和鼻翼,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面动脉在鼻外侧支发出之前,有时也发出一支细小的鼻翼下支,到达鼻翼。鼻外侧支可以被上唇动脉的分支取代。

解剖显示鼻部动脉分支(Gocmen-Mas05)。

(五)內眦动脉

內眦动脉是面动脉的终末分支。多把鼻外侧动脉起点远端的面动脉的延续都称为內眦动脉。

Kim等(Kim04)根据內眦动脉的来源,将內眦动脉分为四种类型:

型,內眦动脉发自面动脉,鼻外侧动脉起始远端。

型,面动脉同等发出鼻外侧动脉和內眦动脉。

3型,內眦动脉发自眼动脉。

4型,无內眦动脉。

內眦动脉的四种类型(Kim04)。

型,內眦动脉发自面动脉,鼻外侧动脉起始远端(Kim04)。

型,面动脉同等发出鼻外侧动脉和內眦动脉(Kim04)。

3型,內眦动脉发自眼动脉(Kim04)。

4型,无內眦动脉(Kim04)。

內眦动脉作为面动脉的终末支到达眶周,与眼眶周围的其他动脉之间有吻合。

內眦动脉与眶周其他动脉吻合的示意图(Scheuer07)。

一例颈动脉海绵窦瘘,采取闭塞瘘口和颈内动脉治疗的病人。颈总动脉造影侧位,侧枝循环显示眼动脉和颈内动脉。这些侧枝包括颞浅动脉和颞前深动脉。眶下动脉(黑箭)远端和面动脉(白箭)远端吻合。

四、小结

、根据面动脉末端分支情况,将面动脉分为四种类型。

、面动脉在面部的主要分支包括面动脉前咬肌支,下唇动脉,上唇动脉,面动脉鼻外侧支和內眦动脉。

作者简介

赵沃华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出血性脑血管病区主任。

年硕士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分别师从赵洪洋教授和朱贤立教授,学习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医院神经外科工作五年后,赴首都医院做博士后研究,师从凌锋教授学习神经介入技术。年底回到医院神经外科主持脑血管病介入和手术工作。

主要从事脑和脊髓血管疾病介入和显微手术,如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动静脉瘘、烟雾病、脑出血、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等疾病的治疗。

学会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学会心脑血管疾病分会委员

中国抗衰老学会神经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毕业后教育委员会(CBNS)师资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卒中学会常务理事

湖北省卒中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秘书

五、参考文献

Bradac,G.(0).CerebralAngiographyNormalAnatomyandVascularPathlogy.Berlin:Springer-Verlag.

Furukawa,M.,Mathes,D.W.,Anzai,Y.(03).Evaluationofthefacialarteryon

1
查看完整版本: 脑血管解剖学习笔记第20期面动脉面部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