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6日,周三,入院30人,预术2人,无手术,截止发稿,在院总人数人。
昨日介入手术的圃圃小朋友,今年5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额面部肿块,局部无疼痛、功能障碍、无出血、溃烂等并发症。由于先天性脉管发育异常导致初始没有临床表现,未进行具体有效治疗,现肿块明显,目前瘤体已经影响到圃圃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圃圃父母多方打听,医院董长宪主任团队在血管瘤与血管畸形领域的诊疗水平领先,故慕名来到我院血管瘤科进一步诊治,门诊以“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下唇及右面颊部混合型脉管畸形”平诊收治入院。
查体:可见颌面部、右侧面部,大小约10cmx5cm肿块,稍突出正常皮肤,边界不清晰,病变无溃烂、出血。局部皮温高,可触及明显波动感。
考虑到患者病变部位特殊性及患者对美容要求较高,普通外科手术切除出血风险且术后遗留瘢痕明显,故不考虑手术切除。目前介入手术治疗血管瘤具有微创、出血少及恢复快的优势,更符合圃圃小朋友目前的病情变化。经过术前详细的检查、诊治,董长宪主任带领团队为圃圃定制了一套手术方案,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圃圃于昨日在全麻下行“颌面部混合型血管瘤造影术+药物灌注术+栓塞术”。手术顺利完成,圃圃已安全返回病房。术后效果较好,未见明显异常。
小编提醒: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伴或不伴有疼痛,都应该引起重视,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明确诊断后采取及时有效治疗,以免误诊延误病情,增加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
科普小知识
混合型脉管畸形:存在一种类型以上的脉管畸形时都可称为混合型脉管畸形。如微静脉畸形与淋巴微囊型畸形并存;动静脉畸形伴发局限性微静脉畸形;静脉畸形也可与淋巴管大囊型畸形同时存在。
治疗方案:血管或脉管畸形的治疗应根据病损类型、位置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来决定。目前的治疗方法有介入治疗、激光治疗、硬化剂注射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