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小伙子李先生最近在深夜下班时突然出现了头晕、站立不稳、视物重影、恶心呕吐,医院后确诊是急性脑梗死,李先生很疑惑,他这么年轻,身体也挺好的,平时没有心脏病、高血压这类的基础疾病,怎么会......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对病因的筛查,才发现和李先生心脏里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孔有关。
李先生是“程序猿”,加班多,压力大。最近的一次大型电商活动,李先生和同事们更是连续在公司加班了好几个通宵。到了活动结束的第二天早上9点,李先生就感觉到自己头晕、走路不稳,他以为是自己这几天以来没有休息好,人虚的缘故,没有在意。等到深夜,他就发现自己的情况更严重了,于是就在同事的陪同下来医院。在急诊医学科,医生迅速完善头颅CT并请来神经内科急会诊。神经内科金鑫医生发现,李先生的头颅CT显示,左侧小脑半球有一片低密度影,随即进行了仔细查体及病史询问,虽然这么年轻,但仍旧首先考虑急性脑梗死收治入院。在李先生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斑等对症支持治疗,次日完善头颅MR果然提示左侧小脑急性脑梗死。但是,血管筛查没有任何异样,动态心电图、血压、心脏B超等一系列检查,也没有发现使其脑梗的相关病因。于是,再深入检查,发现李先生的心脏有一个小的缺损,叫卵圆孔未闭。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超声科黎鹏医生为李先生做了发泡试验,结果显示是强阳性的,这意味着李先生的心脏存在卵圆孔未闭的情况,而脑梗和卵圆孔未闭存在一个直接的关系,这才解开这位90后小伙脑梗之谜。或许,我们和李先生有同样的疑惑,卵圆孔未闭和脑梗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卵圆孔未闭的脑梗死多与隐匿性卒中相关,未闭的卵圆孔为左右心提供了一条通道,下肢或深静脉来源的血栓在咳嗽、屏气、劳累、情绪激动等情况下,经过此通道进入体循环导致栓塞。这位90后的帅哥李先生,虽在发病时没有及时就医,但医院神经内科的精心诊疗后,头晕、视物模糊完全好转后出院。警惕发生在青年中的脑梗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震中主任中医师介绍,我们生活中常见中老年人脑梗,大多都有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等基础疾病,或者有烟酒等不良嗜好人群;但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社会压力的增大等因素影响,现脑卒中已逐步年轻化;门诊时常可见30-40岁,头晕目眩、肢体麻木、乏力、言语障碍、甚至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起病的青年卒中病人。青年卒中是指18-45岁的脑血管病人,欧美发达国家青年卒中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5-8%,在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约占10%左右。我们将与之相关和可能导致青年卒中的病因分为以下几类:1.脑血管畸形或先天发育异常(Moyamoya病、动脉夹层等);2.感染(梅*、AIDS、寄生虫等);3.自身变态反应(多发性大动脉炎、Wegener综合征、风湿性动脉炎等);4.少见心源性栓子(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心房粘液瘤、扩张型心肌病等);5.凝血功能异常(C蛋白、S蛋白缺乏、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等);6.遗传基因突变(CADASIL、MELAS、Fabry病等);7.血管损伤(颅脑外伤、插入导管、穿刺等);8.其它(偏头痛、口服避孕药、脂肪栓子、羊水栓子等)。但通常我们根据脑梗的病因,将其分为5大类: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是指有颈内动脉或颅内动脉狭窄的病人;2.心源性脑栓塞,是指来源于心脏疾病的栓子导致脑栓塞;3.小动脉闭塞型,是指腔隙性脑梗死;4.其它原因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是指例如感染、免疫、血液系统疾病等导致的脑梗死;5.不明原因型,是指经过多种检查手段,都不能发现的病因。故治疗方面,不单单只是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他汀调脂稳斑的基础治疗,对于不同人群、不同病因引起的脑梗死,我们将因病治宜,争取最好的预后、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所以,当我们出现任何与以往不一样的体验或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这里推荐FAST评估:
F(face)—您能微笑了吗?
A(arm)—您顺利举手了吗?
S(speech)—您能流利对答吗?
T(time)—如出现上述三项其中一项异常,请及时拨打。
时间就是大脑,争取1min就有降低致残或致死率的希望,就有挽救1个幸福家庭的希望;医院,对于发病在治疗时间窗的病人,我们可以进行溶栓和(或)取栓治疗。
来源:神经内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