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畸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卒中发生的原因中,居然会有它
TUhjnbcbe - 2022/6/17 16:11:00

卒中的危险因素还有它,焦虑!

压力、情绪不适是生活中的变量,但它也是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前言

病例回放

1

近期病区收治一例55岁女性急性脑梗塞病例,前几天有二次TIA史,表现为一过性偏侧肢体麻木无力,发作之后症状均完全好转;但最后一次却未能在短期内完全恢复。患者入院后情绪慢慢稳定,但仍显焦虑。当我们追查原因时,她说自己有高血压,脑血管检查提示有轻度动脉硬化,均疏于管理;同时自己这几天家里事太多,患者丈夫补充说这些天家里发生的事,主要是孙女出世,家庭经济支出较多;更重要的是母子之间的冲突,婆媳之间的冲突在此刻加剧,导致情绪不稳、心累、焦虑。病人说是不去想这些事了,自己生病了,但与儿子一通话,说起家里的事,又大哭一场,症状又加重一次,其实质是“放不下”。住院期间表现出睡眠障碍、有时全身发抖;患者大多数时间表现基本正常,临床评分接近轻度焦虑症。

焦虑卒中

卒中和焦虑,相伴相生!

国内一项研究对名参加全国第一次卫生和营养检查的成员进行基线评估,随访16.9±4.75年。运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评估焦虑症状程度增加成员的卒中风险率和95%置信区间。医院/养老院出院报告和死亡证明,共有名被诊断为卒中;报告表明基线水平的焦虑症状与卒中风险增加有关(相对危险度1.14;95%置信区间1.03-1.5);行为因素是焦虑导致卒中的一个关键途径。研究显示,焦虑程度的增加与卒中风险增加相关,且独立于其他风险因素,包括抑郁。

美国的一项长期研究表明,焦虑会增加人们患卒中的风险,焦虑感越强,卒中的风险就越大。与焦虑感最轻的人相比,焦虑感最强的人患卒中的风险会高33%。这项研究选取了多名年龄为5~74岁的志愿者,他们都参加了从上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的第一届“美国国民健康和营养状况调查”。研究人员通过采访、医学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了这些参与者的焦虑程度。在随后年的追踪随访中,医院或疗养院的医疗记录和死亡证明来记录他们出现卒中的情况。在控制了影响人们患上卒中的其他因素之后,得出了上述的结论。研究人员指出,焦虑感强的人更有可能抽烟和不爱运动;焦虑感上升,应激激素就会增加,脉搏和血压水平也会上升,这都是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

你焦虑吗?

3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SAS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0个条目中有15项是用负性词陈述的,按上述1~4顺序评分;其余5项(第5,9,13,17,19),是用正性词陈述的,按4~1顺序反向计分。

将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5以后取整数部份,就得到标准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如何面对焦虑?

4

焦虑在普通人群中非常普遍,且是可以调节的。

焦虑是个体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内疚感增加,所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性的情绪状态。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焦虑可增加发生卒中的风险,且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作者MayaJ.Lambiase博士总结“焦虑在一般人群中广泛存在,且可以改变。对焦虑的评估和治疗可能有助于发展更加有效的预防和干预策略,以改善整体心脑血管健康”。那么,对于那些长期焦虑以及容易出现焦虑的该怎么应对呢?

防治措施有如下几点:

(1)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首先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古人云:“事能知足心常惬。”老年对自己的一生所走过的道路要有满足感,对退休后的生活要有适应感。不要老是追悔过去,埋怨自己当初这也不该,那也不该。理智的老年人不注意过去留下的脚印,而注重开拓现实的道路。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稳定,不可大喜大悲。“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要心宽,凡事想得开,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不要企图让客观事物纳入自己的主观思维轨道,那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极易诱发焦虑、抑郁、怨恨、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其三是要注意“制怒”,不要轻易发脾气。

()自我疏导。

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当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时,心理上产生的新的体验有可能驱逐和取代焦虑心理,这是一种人们常用的方法。

(3)自我放松。

如果当你感到焦虑不安时,可以运用自我意识放松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具体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信。比如说,可以端坐不动,闭上双眼,然后开始向自己下达指令:“头部放松、颈部放松”,直至四肢、手指、脚趾放松。运用意识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松,处在一个松和静的状态中,随着周身的放松,焦虑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缓。另外还可以运用视觉放松法来消除焦虑,如闭上双眼,在脑海中创造一个优美恬静的环境,想象在大海岸边,波涛阵阵,鱼儿不断跃出水面,海鸥在天空飞翔,你光着脚丫,走在凉丝丝的海滩上,海风轻轻地拂着你的面颊……

(4)药物治疗。

如果焦虑过于严重时,还可以遵照医嘱,选服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如利眠宁、多虑平、黛力新等,还需要靠心理调节。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寻求他人的开导,以尽快恢复。如果患了比较严重的焦虑症,则应向心理学专家或有关医生进行咨询,弄清病因、病理机制,然后通过心理治疗,逐渐消除引起焦虑的内心矛盾和可能有关的因素,解除对焦虑发作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和精神负担。

其它如冥想、瑜珈、运动、旅行都是一些可行的办法。每天给自己10分钟的时间,发发呆,脑子里什么也不想,可以试试看将呼吸从胸部慢慢沉到腹部,达到腹部膨胀的感觉,控制呼吸能够有效帮你管理压力。

结语

5

阳光心态是健康的核心竞争力!

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心智模式。真正的健康指的是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阳光心态是健康的一半。心理专家指出,积极、良好、乐观的心理因素可以有效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而消极、不良、悲观的心理因素则会直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心理因素与心脑血管健康关系密切。我们倡导:一天很短,开心了就笑,不开心,就过一会再笑。珍惜当下,过好今天。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年颁布了理想心脑血管健康指南,就是简单生活7大秘笈“Life’sSimple7”(LS7)。通过7项指标要求,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从而达到理想心脑血管健康。心脑血管健康的7大秘笈LS7:戒烟、体育运动、饮食、体重指数、血压、胆固醇和血糖。再加上阳光心态和健康睡眠,简单生活7+,我们将在心脑血管健康之路上走得更好!我们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从现在开始,以健康指南为基础,制定目标,逐步完成。即使开始是一小步的改善,在长远中我们也能从中获得健康利益。我们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简单生活行动中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活力、更有质量。

阳光心态是防御卒中的最好武器!

(医院神经内科王春雪)

END周日科普往期回顾

中风是中国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孕期头痛乃至癫痫发作?这个问题你应该警惕!

10个成年人3个有斑块,我们如何带“斑”生活?

动脉硬化最简便的检查方式是什么?

如何运动“烧掉”动脉硬化?

浅谈如何"吃掉“动脉粥样硬化?

控制血压,从30岁做起!

从德云社演员众筹事件,谈青年卒中病因与预防!

吃什么?怎么吃?才能健康?

医患沟通

脑动静脉瘘,术前可以这样沟通

医患沟通

颅内动脉狭窄,术前应该向患者这样交待!

医患沟通

脑动静脉畸形不知道咋解释?试试这么说,一说就懂!

医患沟通

颈动脉狭窄,术前应该向患者这样交待!

医患沟通

急性脑梗塞,这么说,患者就明白了!

好好睡个觉,比啥都重要!

要做颅内动脉瘤手术了,术前得这么跟患者谈!

神经介入,第三条生命线!

为什么要做全脑血管造影?

电子烟越来越流行,难道它危害小吗?

节后体检指南,活着才是硬道理!

颠覆!春节福利,吃肉吃脂肪有益健康!!!

高血脂症,你的认识可能有误区

糖尿病不重视,会引发脑卒中

高血压患者注意了,冬天要预防脑出血!

卒中后抑郁,你

1
查看完整版本: 卒中发生的原因中,居然会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