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超标没“三多一少”也要治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院综合科主任杨小红教授
记者翁淑贤通讯员方宁、张秋霞
-11-21广州日报B4版
“三多一少”只是诊断糖尿病的参考,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超标才是硬标准,一旦超标应及时干预
“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临床观察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并没有这些典型症状,是靠体检才发现血糖超标。因为没有典型症状,不少人对体检结果不重视,认为血糖只是高一点,无需治疗。岂不知随着病程的进展,并发症可能悄然而至,导致血管内壁硬化、斑块形成,最终发生中风、心梗、下肢静脉闭塞、视网膜病变……专家提醒要及早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监控好血糖,防止并发症。
勘误
糖尿病未必有“三多一少”症状
广州中医院综合科主任杨小红教授介绍,近些年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从年的0.67%到年的3.21%,年发病率又上了一个台阶,达到9.7%,在某些地区甚至超过10%。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已经超过1亿人。
“以前一般都认为糖尿病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但现在临床观察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并没有这些相应的症状,是靠体检才发现血糖超标的。”杨小红说,由于很多人对糖尿病的认知仍停留在“三多一少”上,即使体检查出血糖超标也不当回事,结果病程悄悄进展,直至出现并发症才重视。另一方面,也使得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
诊断
两次空腹血糖7.0mmol/L
“其实,症状只是诊断的参考,血糖的高低与否是有标准的。”杨小红提醒说,要知道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只需记住以下几个关键数字,即: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血糖7.8mmol/L便是正常;如果两次空腹血糖结果大于7.0mmol/L,或者两次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当然,控制血糖的程度要根据年龄等因素辩证地看。”她补充说,对于年轻人,血糖的控制要求相对严格些,一般要控制在空腹6.1mmol/L以下、餐后7.8mmol/L以下。如果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没那么严格了,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如果病人状态很差,比如是可预期寿命不长的恶性肿瘤患者,要尽可能多吃点东西才增加抵抗力,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9mmol/L以下就可以了。所以说,具体要求还需因人而异。
预防
减能量摄入增运动定期体检测血糖
杨小红介绍,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和2型,1型占10%左右,患者多有遗传缺陷,易受感染、应激等诱病,一般难预防。另有90%左右属于2型,虽然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最主要的病因还是后天影响而得,包括高龄、饮食不节制、运动量少、肥胖等。
“所以,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