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肿瘤科通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手术成功治疗一例左下肢股动脉闭塞患者,为患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新型、先进且更适合的治疗方法。该项介入治疗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我县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微创介入治疗的空白,医院介入治疗的高质量发展。
中医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前段时间,40多岁的张大哥因左下肢疼痛半年来到该院就诊,自诉活动时疼痛会加重,且间歇性出现跛行。接诊医生为其进行详细体查,发现张大哥左下肢皮温降低,左足背皮肤发绀,足背动脉减弱。随即安排了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左股动脉栓塞。张大哥入院后行双下肢动脉CTA(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左侧股动脉起始段管壁充盈缺损,考虑斑块或血栓形成;股动脉、腘动脉闭塞;左股深动脉及其分支、交通动脉代偿供血,左足动脉显影欠佳;左下肢动脉造影示:左下肢股动脉开口至髌骨上缘闭塞。
(术前造影左股动脉闭塞,周围侧支血管形成)
针对张大哥病情,肿瘤科汪贰成副主任立即组织张健中主治医师及科内医生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制定了最佳治疗方案,拟行左下肢闭塞动脉开通+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术中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
在介入复合手术室DSA定位下,将药物涂层球囊缓缓送入张大哥血管内,全程扩张股动脉,造影显示左股动脉显影良好,狭窄消失,成功打通左下肢“供血隧道”,药物精准释放到病变血管内壁,有效抑制血管内膜的增生。
(球囊扩张后见左侧股动脉显影良好,未见狭窄、充盈缺损,侧支血管消失)
经过介入治疗后,当天,张大哥的左下肢动脉搏动恢复,症状明显减轻,目前恢复良好已出院。
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肿瘤介入的治疗方法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接受,不仅因其创伤小,而且术后恢复快,出院后一般没有特殊注意事项,可以立即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去。
截止到目前,该院肿瘤科已成功开展例介入治疗手术,在医学影像设备精确引导下,可实现准确定位,精准治疗;同时,已成熟开展经皮选择性静脉/动脉造影、经皮动脉栓塞术、经皮血管瘤腔内药物灌注术、输液港植入/取出术、经皮动脉内球囊扩张术、经皮静脉内滤网置入/取出术、经皮静脉/动脉溶栓术、经皮静脉内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经股动脉置管腹主动脉带簿网支架置入术等,让更多患者不出县就可以医院的诊疗服务。
专家简介张启周
肿瘤科专家主任医师
现任医院肿瘤科主任。长期从事于肿瘤的放疗、化疗、微创介入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于肿瘤及非肿瘤性疾病的介入诊疗,如肿瘤动脉栓塞与灌注化疗术、肿瘤组织间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肿瘤的各种消融技术、狭窄腔道(消化道、气管等)支架植入术、胃肠道造瘘及胆道引流术,以及非肿瘤性疾病的介入治疗、各种内科急性大出血栓塞治疗、肝肺脓肿和肝肾囊肿等的介入治疗等。
汪贰成
肿瘤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对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慢阻肺,糖尿病,脑梗死及中晚期肿瘤等疾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六上午在门诊楼三楼肿瘤科门诊坐诊
张健中
肿瘤科组长主治医师
医院介入科、医院微创介入科、医院介入科进修学习。熟练掌握肿瘤血管介入治疗、肿瘤射频、微波消融、氩氦刀冷冻治疗、粒子植入治疗;血管狭窄、血栓、血管畸形、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食道,胆道狭窄介入治疗;子宫肌瘤、肝血管瘤、脾功能亢进栓塞治疗;肝,肺等脏器活检,并独立完成上千例血管、非血管介入手术。
来源医院编排浩1
选择云浮惠民保只为了您的安心
2
*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激发郁南*员干部实干斗志
3
年度“中国流动科技馆”广东省巡展活动(郁南站)启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