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说,年你最喜欢哪部电影。
我们从中选择了5部有代表性的好片,看看合不合你的胃口。
战狼2
56.83亿票房,稳居国产电影第一,全球票房TOP。
我想《战狼2》的成功绝不是偶然。
*为演好里冷锋到特种部队服役18个月,掌握项目毫不逊色于其他战士。
剧组忍受恶劣天气,*虫叮咬远赴非洲让身体布满伤痕;为取景把自己锁在铁栏中近距离拍摄,稍不注意便会激怒狮群。
为了一个镜头会深入外人入内可能会被AK47顶着头的贫民区,爆破和坦克大战皆为真枪实弹,肾上腺素飙升的同时伴随着危险降临。
一般电影镜头也就一千个左右,而《战狼2》共有镜头余组。
与好莱坞大片相比毫不逊色的动作画面,堪比大牛文案的电影台词,演技在线的实力演员,电影的每一帧每一秒都让人或心怀触动或热血沸腾。
一镜到底对导演功力和演员演技的配合都是极大的考验。
而水中的一镜到底更是一次大胆尝试,每人都身系铅块,浸泡在水中长达13小时,*更是反复跳水25次,只为了追求最佳入水画面。
而这诚意满满的打斗画面只是影片的开端。
有人说*拿主旋律炒作,有人指着情节简陋逻辑尴尬。
*没管这么多,愤怒回击,我不怕成为靶心,我的底线比很多人的理想要高。
如今我们会随金刚狼罗根传奇人生跌宕起伏;为蜘蛛侠与小丑的殊死搏斗而牵动内心。他们都是英雄,却不属于我们,守护的不是我们。
当一个有血有肉,怒吼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冷锋走进视线,为什么我们要视而不见呢?
有记者当面质疑*整部电影是充满意淫的聊以自慰。
*冷笑,你们眼里美国人可以,中国人就不行,贱不贱啊。
你们这些民族就是懦弱胆小,就该一辈子被欺压。
那他妈是以前!
摔跤吧!爸爸
海外大片着实精彩,金刚狼英雄迟暮,杰克船长还是那么妖娆,然人无数人落泪的米格尔,但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还是这个倔强的父亲。
9.1分,豆瓣电影TOP排名。
看着看着会大笑,笑着笑着会感动流泪。
印度老朋友阿米尔·汗在片中是一名前途无量的摔跤运动员马哈维亚。
嗯,曾经是。
现实总是残酷的……由于种种原因他结束了职业生涯。
由于对世界冠**牵梦萦却不可得,马哈维亚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开始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代。
他急切的希望自已能有个儿子可以实现他的重任,只是造化弄人,妻子接连两胎都是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
全村人都开始指点和指导她与丈夫的生育之事…在第四个女儿出生后,马哈维亚终于彻底放弃了。
某天,马哈维亚意外发现自己这两个女儿能把男孩打得鼻青脸肿,这不正是摔跤天赋吗?
谁说只有男孩才能摔跤,就算是女孩也能够昂首挺胸站在上赛场,为了国家和自己赢得荣誉。
于是马哈维亚与妻子约定用一年时间训练她们摔跤。
接下来的剧情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懂。
紧张激烈的摔跤场景,轻快明快的叙述氛围,电影始终氤氲着满满的温馨。
从女孩初学摔跤周遭的冷嘲热讽,到拿到金牌后四无数欢呼与荣耀,内心的怨恨和不解化为发自内心的感激和爱。
女儿茁壮成长,父亲逐渐衰老,其中拿到全国冠*的女儿开始质疑马哈维亚的教法,在比试中狠狠将自己父亲摔倒在泥土的一幕简直惹人泪奔。
有人说影片价值观畸形,女性无力反抗命运,只能成为父亲梦想的奴隶。
那么《摔跤吧!爸爸》中所表现的到底是父权还是父爱呢?
如今女权主义似乎已经成为了某种*治正确,就如杀手锏一般,一旦拿出手便会让人哑口无言。
其实这需要一个前提,不能一概而论。
在早期印度教《摩奴法典》中就以宗教的名义、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妇女的低下地位。
女子必须幼年从父、成年从夫、夫死从子,女子不得享有自主地位。可以说男尊女卑的观念已经在印度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
被迫选择自己的生活是无奈的,但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被迫选择才更为可悲。
而在当时背景下,片中的父亲正是给了孩子们勇敢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吉塔和巴比塔终于不用与大多数印度女性一般随茶米油盐度过一生。
至爱梵高
即使完全不了画画也没事,因为震撼心灵的美和简单纯粹的感动永远至击人心。
世界上第一部手绘油画动画长片,每一帧都由画家亲笔绘制。
为纪念梵高年诞辰,得过奥斯卡的导演,加上全球位出色画家,历经六年风雨,倾情巨献。
通过梵高多幅画作和余封信件展示生平,让我们得以透过色彩油墨,走进梵高的世界。
而一些没有梵高画作可以支撑的情节,是画家根据演员拍摄完成的动画进行手绘而成。在片中采取了黑白回忆的呈现方式。
电影从一封永远也寄不出去的信说起。
在梵高去世两年之后,当地邮*署长偶尔间得到这封梵高写给弟弟的信,他希望完成梵高的遗愿,于是安排自己儿子完成这一使命。
送信者本对梵高不屑,认为他懦弱、孤僻,一路的行程却改变了他的看法。这是一场追随梵高足迹的旅程。
我们也随着送信者一起,驻足在塞纳河的岸边,穿过喧嚣的克里奇大道,看蒙马特的风车慢悠悠地旋转,那些被梵高当过模特的人儿挨个走来,向我们诉说点滴。
那些曾接短短触过梵高的人仍在自说自话,有人说他是魔*,有人说他不喜欢说话,有人觉得他很孤独,有人怀疑他自杀身亡。
梵高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幅油画随着一帧一秒笔触流转,由梵高之死追溯一生。
梵高《LandscapeWithCarriageAndTrain》丨.
梵高这样的人物向来不乏以其为题材的电影。
爱上自己的表姐,割掉左耳送给妓女,诸如此类的传闻更为这个人平添几分传奇。
生前无人问津,死后声名鹊起。他跑的太快,远远甩开了时代。
梵高说,只有画画才能表达我的心中所念。
二十二
这样的电影我想值得被更多的人看见。
8月14日,在世界慰安妇纪念日的当天,电影《二十二》上线。这部以慰安妇为题材的影片拍摄于年,此时仅剩22位幸存者,片名由此而来。
在中国至少有20万女性被强征为日*慰安妇。其中绝大多数或屈辱自尽或被残忍杀害。
一时的苦难,一生的恍惚。她们再等日本道歉,日本在等她们死亡。
主创团队为这部电影,历时四年,跨越5省,29个地区。
没有摆拍,没有剧本,没有演员,只是在一旁默默地记录着他们音容笑貌,尽量真实地还原每个老人生活点滴。
有人担心徒增烦恼而拒绝采访,导演会默默走开,有人陷入回忆连连摆着手,摄像便不再强求。
表示将所得票房收益全部捐赠的导演郭柯说,让老人在镜头前进行摆拍,我羞愧难当。
我们在镜头中可以看到这些老人。
没有苦大仇生,没有自怨自艾,他们会对镜头露出灿烂的笑脸,与我们身处城市中的老人差不多的模样,待人和蔼,面目慈祥。
光阴慢慢划过,时间抚平创伤。他们面对镜头亲描淡写地打开封尘的回忆,只是我们无法窥探,不知内心是否汹涌。
有的隐姓埋名,逢人绝口不提,往事历历在目;有的从韩国被骗到中国,在漫漫人生中踽踽独行;有的在梦魇过后怀上日*骨肉,却选择像全世界公开独面风雨……
因日*一次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这群老人被贴上慰安妇这略带羞耻的标签。
明明是他人的过错,她们的却是希望中国和日本要一直友好,不要再打仗。因为一旦打仗,会有很多人死去。
故事以葬礼作为开始,出镜老人的一旁会书写生卒。
从拍摄到上映,参与拍摄的22位老人,如今仅剩8人。
时间遥远,遥远到伤痛竟也会定格为词语。
人生漫长,漫长到有些东西值得一生铭记。
绣春刀2·修罗战场
作为《绣春刀》的前传,我还是想问为什么会有女人不爱张震!
天启七年,崇祯继位前夕,魏忠贤全倾朝野,众生如蝼蚁囿于修罗场。
萨尔浒之战,明*大败。沈炼(张震)看到被虏为人质的陆文昭(*)即将处决,危机关头出手相救。
两人满身伤痕,尸体遍地,面对眼前生灵涂炭,命如草菅的修罗战场,陆文昭说:几十万人命,割草一般的没了,要想不这么死,就得换个活法。
沈炼看着苍茫的天空沉默不语,当时的他不会想到,眼前这个流泪的男人,会在不久的将来与自己的命运千丝万缕。
战争过后,沈炼成为锦衣卫,陆文昭做了百户。
魏忠贤在钓鱼,费力接近的陆文昭捧着鱼篓,在一旁鞠着躬。有鱼儿咬饵,便扑通一声跳进水中抓上岸来,跪在地上,谄媚地笑。
面对周围的嘲笑和鄙夷,陆文昭低着头,看不清表情,那条鱼成了晚餐,他把鱼吃的干干净净。
这是陆文昭选择的活法。
沈炼战战兢兢的当着自己的锦衣卫,怕惹麻烦会眼睁睁看着兄弟在自己面前拔刀自尽,即使被同僚抢功排挤也默默忍受。
他从来都不是英雄,没有顶天立地,也没有快意恩仇。闲暇之余会逗逗猫,看看字画,尤爱一副蝈蝈斗鸡图,只是不知他是画中的蝈蝈还是公鸡。
这是沈炼选择的活法。
如果没有碰到画师北斋(*),摆在沈炼面前的可能会是另一种生活。
如果没有留下把柄,颇有侠女风范的丁白缨(*)也不会要求他烧掉锦衣卫档案库。
如果当日没有出手,总是嬉皮笑脸的裴纶(*)也不会在背后紧追不舍的调查。
如果自己没有卷入巨大阴谋,也许……
乱世之中,每个人都身不得已,没有人能救得了这世道。
要想不这么死,就得换一个活法,可若活着只是为了活着,这样的活法,我绝不能忍受。
你向世道妥协,可这世道似乎没准备放过你啊。
好啦我们说完了,现在该轮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