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维新派书生气太重变法太仓促和急切触动了贵族利益光绪皇帝没有掌权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说起光绪皇帝,一定有很多感慨和叹息。在清朝江山风雨飘摇的时候,很想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却郁郁不能做,想利用*变获得权力,却也没有成功。最终还暴毙在皇宫中,结束了悲哀的一生!
图:光绪帝画像光绪皇帝为何会突然暴毙?很多人都说是慈禧和隆裕一起联手造成的,但是这些都只是猜测。真正的光绪会在那么年轻暴毙而亡,不是偶然的,而是陈年往事积压而来的,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年轻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早逝呢?以下几点可以说明这个原因:
图:光绪皇帝小时候1、童年缺失母爱,一直体弱多病。光绪的生父是醇亲王,本来按道理来说,不可能有做皇帝的命。当时的光绪还只是4岁的小孩子,是一个受着母爱滋润的孩子,父亲只想他好好地活着,荣登大典这些事情压根没有去想。当他被选中入宫的时候,父母几乎都哭晕了,皇命难违,只能含泪把4岁的孩子送进宫廷。
图:光绪帝学骑马进入皇宫之后,全部都是冷冰冰的人,不能随便说话,也不能随便走动,更是不会有许多小伙伴,该玩耍的年龄也被剥夺了。能够听到的只是阴阳怪气的太监和宫女的声音。没过多久,光绪就生病了,这一次还病得很严重,慈禧请了很多的名医才治好了。从此光绪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感冒和呕吐经常发生,时不时在慈禧面前撒娇一下,都被严厉的呵斥,那个年龄的就承受着重大的压力,如何能够健全的生长?
图:光绪帝父亲奕譞慈禧不仅没有做到一个母亲应该给予的母爱,为了把光绪全部控制在手里,还请了一个严厉的老师翁同龢。这位老师没有成为光绪的知心朋友,相反给他立了很多规矩,条条框框很多很多,尤其是要他迂腐的学完四书五经,相当的枯燥。在缺乏母爱和畸形教育之下,光绪心里深深地埋下了许多阴影。
图:光绪帝和慈禧太后2、战争赔款,变法失败,郁郁难安。光绪在位的时候,日本挑衅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当时的北洋水师还未完全成气候,李鸿章建议不能草率开战,最好能够保存实力,选择时机来战。那时候正值光绪年轻气盛,想有一番作为,就力主开战,不顾任何人的反对。结果北洋舰队全*覆没,还给日本大量赔款,台湾岛也给割走了。
图:中日甲午海战陷入沉思的光绪无法面对国人的责难,突然看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起草的变法图强,以为找到了方法。马上启用两人,开始效仿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变法,完全不顾反对势力,以及官僚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天内连发了件涉及改革的的谕旨,却没有一项能够实施成功。最后王公大臣联名上奏,慈禧废掉了光绪,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送上了断头台。
图:戊戌变法六君子3、挚爱之人,惨死枯井。光绪最喜爱的女人是珍妃,在偌大的皇宫里面,只有珍妃知道光绪心中的苦,一直常伴在左右,也是光绪唯一能够有所寄托的地方。光绪很想立珍妃为皇后,但是慈禧坚决不同意,硬是把自己的侄女隆裕弄到宫里面,封为皇后。在北京城举行婚礼的时候,光绪没有任何的笑容,结婚就像是奔丧一样!
图:影视剧中的光绪和珍妃但是光绪对珍妃的爱一直没有变过,这也引起了隆裕的相当不满,很多次都在设法陷害珍妃。最后在八国联*入侵紫禁城的时候,慈禧带着光绪帝逃往西安,临行前派人将珍妃推入宫里的枯井里,年仅24岁的珍妃香消玉殒。逃亡的光绪郁郁寡欢,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何以为大丈夫?
图:历史真实的珍妃4、*治远见太差,不懂的知人善用。光绪在用人方面,参差不齐,什么阶层都有,比如李鸿章是深知清王朝的真实问题的,他提出的建议,光绪也不听;康有为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后人都知道他嘴巴说一夫一妻制度,最后逃到日本,却娶了6个妻子,一个大大的伪君子,光绪却给予了他很多权力,变法肯定会被搞砸。
图:康有为在日本生活照谭嗣同品德高尚,还是一个拥有侠肝义胆的勇士,有长远的眼光和见识,他曾经提出从国家根本出发,利用优势方面训练新*,摒弃那些没有用、浪费人力物力的地方*策,顺势还可以获取一大笔的资金,用来壮大国力,但是光绪却没有给予他很多的支持和权限,最后无辜被冤杀!光绪帝的*治远见有限,识人能力也不够,使得他在关键的时候,无法有所作为。
图:戊戌变法中的谭嗣同38岁的光绪最终暴毙而亡,忧郁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纵观当时的历史,可以看到他的惨死,是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个悲哀的皇帝,苦苦撑了几十年,没权利没能力,害死人才,保全不了爱情,最终只能潦草地结束生命!
图:光绪帝在紫禁城的葬礼只能说,光绪不是做皇帝的命,他生不逢时,本应该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亲王,好好享受这一生,但是命运却捉弄了他,让他背负了许多罪名,以至于英年早逝!